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2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2-15
    社评与争鸣
    浅析医学研究中的利益冲突
    高帆, 马永慧, 祁兴顺
    2017, 22(2):  93-94. 
    摘要 ( 163 )   PDF (731KB) ( 3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肝病论坛争鸣议题1:关于HBsAg
    侯金林
    2017, 22(2):  95-96. 
    摘要 ( 93 )   PDF (576KB) ( 4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点论坛
    药物性肝损伤慢性化判断标准:3或6个月还是1年?
    于乐成, 范晔, 陈成伟
    2017, 22(2):  97-99. 
    摘要 ( 137 )   PDF (677KB) ( 3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肪肝的遗传易感预测因子
    曾静, 范建高
    2017, 22(2):  100-101. 
    摘要 ( 147 )   PDF (848KB) ( 3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变模式: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真实发病率及临床病程
    阎俪, 马雄
    2017, 22(2):  102-103. 
    摘要 ( 174 )   PDF (640KB) ( 3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超声引导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局部肿瘤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猛, 李志艳, 皋月娟, 张大鹍, 董景辉, 汤雨, 田江克
    2017, 22(2):  104-107. 
    摘要 ( 183 )   PDF (674KB) ( 3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术后影响局部肿瘤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99例患者107个病灶行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血流灌注、肝组织硬度等检查,平均随访时间10.6个月。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HCC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局部肿瘤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肿瘤大小、是否邻近较大血管、血流灌注程度和肝组织硬度是HCC射频消融治疗后局部肿瘤进展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比分别为1.12、1.38、1.59和1.77;HCC射频消融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是局部肿瘤进展的保护因素,风险比为0.52。结论 肿瘤大小、是否邻近较大血管、肿瘤血流灌注程度和肝组织硬度是HCC射频消融后局部肿瘤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射频消融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可有效降低局部肿瘤进展发生率。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25例临床特点分析
    郝俊贵, 颜学兵, 季芳
    2017, 22(2):  108-110. 
    摘要 ( 160 )   PDF (810KB) ( 4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服用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康复组与死亡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例患者在服药后3个月出现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水、肝大、黄疸等。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肝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下降等。死亡组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尿素氮水平较康复组明显升高(P<0.05)。彩超可见肝大、腹水、肝内 “豹纹状”或“斑片状”低回声区等。增强CT可见特征性的“地图状”、“斑片状”强化。出院随访,死亡率约50%。结论 服土三七药物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尿素氮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目前无特效治疗,病死率较高。
    血浆透析滤过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钱志平, 陈楠, 张宇一, 张正国, 邹颖, 朱慧, 郭红英, 王介非, 梅雪
    2017, 22(2):  111-115. 
    摘要 ( 126 )   PDF (683KB) ( 3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浆透析滤过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接受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HBV相关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短期预后(随访3个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间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血浆透析滤过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41例患者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前的PTA为(18.33 ± 7.75)%、TBil为(445.66±209.67)μmol/L、MELD评分为(32.08±6.75)分,3次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后第3天,PTA为(29.20±15.07)%、TBil为(396.88±151.78)μmol/L、MELD评分为(29.67±7.7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26、2.042、2.026,均P<0.05)。存活组12例,死亡组29例。存活组患者入院时合并肝硬化比例为16.7%,低于死亡组的68.9%(χ2=7.351,P<0.05);存活组诊断为肝衰竭至行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间隔时间为(2.58±0.67)d,明显短于死亡组的(6.07 ±4.38)d(t=-4.167,P<0.05);入院时存活组合并肝性脑病比例为83.3%,死亡组比例为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05);存活组急性肾损伤(AKI )II期及III期患者比例为8.3%,而死亡组为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1,P<0.05)。存活组患者3次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后第3天与治疗前相比,MELD评分下降(8.33±4.19)分、PTA增加(21.72±15.62)%,而死亡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MELD评分增加(0.55±6.66)分、PTA增加(6.38± 17.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67、-2.633,均P<0.05)。结论 血浆透析滤过治疗能改善HBV相关ACLF中晚期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治疗前具有肝硬化基础、肝衰竭病程长、AKI分期高的患者预后差;治疗72 h后,PTA、MELD评分有显著改善的患者预后佳。
    三种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肝切除的对比研究
    毛岸荣, 潘奇, 赵一鸣, 张宁, 周嘉敏, 王龙蓉, 王益林, 林镇海, 王鲁
    2017, 22(2):  116-118. 
    摘要 ( 174 )   PDF (659KB) ( 5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行肝切除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应用Pringle法第一肝门阻断入肝血流65例(A组)、半肝血流阻断76例(B组)、半肝血流阻断加选择性肝静脉控制65例(C组)。比较3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B、C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分别为(152±18)、(163±21)、(172±23)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95±76)、(397±64)、(317±6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2 d和5 d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组:(446±78) U/L与(234±58) U/L;B组:(330±56) U/L与(184±45) U/L;C组:(326±49) U/L与(176±34) U/L]、总胆红素[A组:(56±14) μmol/L与(39±10) μmol/L;B组:(34±10) μmol/L与(23±7) μmol/L;C组:(32±7) μmol/L与(21±9) μmol/L]、前白蛋白[A组:(135±26) mg/L与(166±48) mg/L;B组:(187±35) mg/L与(198±55) mg/L;C组:(196±29) mg/L与(205±41) mg/L]水平比较,B组和C组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 针对性左、右半肝血流阻断可防止健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在手术中选择性肝外控制肝静脉,可显著减少肝切除术中的出血量。
    茵甘合剂对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小鼠肝损伤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张志荣, 张林林, 樊玉娟, 苏慧宗, 李玥, 谭波, 蒋健, 裘福荣
    2017, 22(2):  119-124. 
    摘要 ( 135 )   PDF (2672KB) ( 3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茵甘合剂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小鼠肝损伤的作用。方法 正常组、模型组、茵陈组、甘草组、茵甘合剂组,每组10只小鼠。正常组小鼠灌胃0.9%氯化钠溶液10 d,模型组、茵陈组、甘草组、茵甘合剂组小鼠分别灌胃0.9%氯化钠溶液(0.2 mL/20 g)、茵陈水煎液(1.13 g/kg)、甘草水煎液(1.13 g/kg)、茵甘合煎液(茵陈1.13 g/kg、甘草1.13 g/kg)10 d,在第7天给药后1 h灌胃ANIT (100 mg/kg) 造模。第10天取血样,检测血清TBil、ALT、AST、ALP和TBA;肝病理检查;RT-PCR检测Car和Pxr及其下游靶基因转录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茵甘合剂组小鼠肝脏损伤改善明显,血清TBil、ALT、AST、ALP和TBA水平分别降低22%、23%、25%、20% 和30%;Car和Pxr及其下游靶基因CYP3a11、Ugt1a1、Sult2a1、Mdr2、Mrp2、Mrp3和Mrp4 的mRNA的转录增加(P<0.01)。结论 茵甘合剂对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小鼠肝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临床与基础研究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和病毒血清标志物变化及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线性关系
    郭长峰, 陈艳清, 周海东, 黄玲
    2017, 22(2):  125-128. 
    摘要 ( 130 )   PDF (1279KB) ( 3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现HBsAg阳性年限、血常规、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定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甲胎蛋白等有无差异,以及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从肝活检患者中收集两组病例,一组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n=8例),另一组为慢性乙型肝炎(n=1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外周血小板计数(162.63±43.44)×109/L和HBsAg滴度log值(3.25±0.19) IU/mL及HBcAb-IgM滴度(0.08±0.05) S/CO均低于对照组,HBcAb滴度(12.25±2.90) S/CO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整体的外周血小板计数,HBsAg滴度log值,HBcAb滴度与肝活检病理的纤维化程度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78、-0.717、0.540,P值分别为0.012、0.000、0.004。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相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和HBsAg滴度及HBcAb-IgM滴度较低,HBcAb滴度较高。两组患者整体的外周血小板计数,HBsAg滴度log值,HBcAb滴度与肝活检病理的纤维化程度存在线性关系。
    血清DCP、AFP、AFU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王晴晴, 庄林, 雷华, 禹蔚琴, 柏保利
    2017, 22(2):  129-131. 
    摘要 ( 122 )   PDF (859KB) ( 4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 检测21例PHC患者(肝癌组)和22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血清中的DCP、AFP、AFU,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PHC组血清DCP、AFP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AFU的含量与良性肝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中,AFP>400 ng/mL组AFU阳性率(55.6%)与≤400 ng/mL组(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CP阳性率(100%)与≤400 ng/mL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在肝癌组-良性肝病组中,AUC(DCP)>AUC(AFP)>AUC(AFU),3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AUC值均高于3项单一血清标志物的AUC值。结论 PHC组中DCP、AFP的浓度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DCP、AFP及AFU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PHC的诊断效能,3项联合检测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
    双环醇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的影响
    曹隽, 朱红倩, 黄筑筠, 贺远, 宋军, 王麟辉, 丁倩, 王清, 郭鹏翔
    2017, 22(2):  132-135. 
    摘要 ( 116 )   PDF (1102KB) ( 3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双环醇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连续疗程化疗前后外周血Th1/Th2比例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间初治MM患者68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7名。根据保肝药物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双环醇组(n=34例)及阿托莫兰组(n=34例)。分别于第1、2、3疗程化疗前、化疗后骨髓恢复期Th1、Th2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后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阿托莫兰组及双环醇组患者DILI发生率在3疗程化疗期间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M患者中,Th1/Th2比例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第2疗程Th1类细胞因子水平明显较治疗前回升,而Th2类细胞因子水平明显较治疗前下降,但阿托莫兰组各类细胞因子则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双环醇对于MM患者的化疗相关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与同用途药物阿托莫兰无差异。双环醇使用至少2个疗程后,可调节MM患者的Th1/Th2细胞比例失调。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GP73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相关性
    许正锯, 潘兴南, 魏梅娟, 刘理冠, 杨环文, 刘钎, 黄志杰
    2017, 22(2):  136-138. 
    摘要 ( 82 )   PDF (1843KB)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GP73水平与IL-6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住院的慢性HBV感染者268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13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HLC)58例,HBV相关肝细胞癌(HCC)71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73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6含量。结果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GP7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68.61,P<0.001),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清GP73浓度在CHB(111.96±73.02 ng/mL)、HLC(190.86±89.83 ng/mL)和HCC(228.58±114.45 ng/mL)中持续升高,HLC和HCC患者中血清GP73浓度均显著高于CH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相关性分析,血清GP73含量与慢性HBV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69,P<0.001)。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F=39.94,P<0.001),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清IL-6含量在CHB(3.52±4.85 ng/mL)、HLC(23.42±34.65 ng/mL)和HCC(38.81±40.85 ng/mL)中持续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相关性分析,血清IL-6含量与慢性HBV感染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00,P<0.001),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L-6含量与GP73水平呈正相关(r=0.548,P<0.001)。结论 血清GP73水平和IL-6含量与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血清GP73水平和IL-6含量可作为评估肝脏炎症损伤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血清IL-6含量与GP73水平呈正相关,血清IL-6可能参与调节GP73的表达。
    凝血酶原活动度与老年散发戊型肝炎患者CD4+ T细胞计数的相关性
    何佳丽, 王扬, 邱金鹏, 吕君, 李德旭, 徐斌
    2017, 22(2):  139-142. 
    摘要 ( 108 )   PDF (676KB) ( 3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可能与老年散发HEV感染患者CD4+ T细胞计数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通过83例老年散发HEV感染患者的横断面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流式细胞术计数外周血CD4+ T细胞。结果 84.34%(70/83)的患者CD4+ T细胞计数≥400。单因素分析表明,较短病程(P=0.011)、非肝硬化发生(P=0.006)、低AST/ALT值(P=0.042)、低TBil水平(P=0.035)、低TBA水平(P=0.016)和较高的PTA水平(P=0.001)与CD4+ T细胞计数≥400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PTA(OR=1.04, 95%CI=1.02~1.07,P=0.002)独立与CD4+ T细胞计数≥400相关。PTA cut-off值为80.28时,其预测CD4+ T细胞计数≥400的灵敏度为68.6%,特异度为84.6%。结论 针对PTA的治疗可能是老年散发戊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治疗的一个方面。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临床特征
    邵亚丽
    2017, 22(2):  143-145. 
    摘要 ( 139 )   PDF (666KB) ( 6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就诊的269例成年肝脓肿患者分成糖尿病肝脓肿患者和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两组,比较分析两组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原学检查,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更容易产生低蛋白血症、低胆固醇血症,脓肿内更易见气体,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率高,右上腹痛率低。结论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临床特征多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可将B 超、CRP作为辅助检查,以帮助临床确诊。
    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双双
    2017, 22(2):  146-148. 
    摘要 ( 148 )   PDF (652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定量表对216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总体得分为(159.4±8.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肿瘤病理分期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结果显示,病理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术前甲胎蛋白水平、血管侵犯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应对各因素进行综合评定。术后应注意加强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照料。
    内镜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研究
    从伟成, 朱叶珊, 高伟, 陈彤君, 宋秋, 石志敏, 马云峰
    2017, 22(2):  149-151. 
    摘要 ( 155 )   PDF (653KB) ( 2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内镜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单独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止血成功率、再次出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止血时间缩短,输血量减少,止血成功率较高、再次出血率较低、静脉曲张消失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溃疡、穿孔、胸骨后疼痛、发热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随访6个月死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内镜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止血成功率,再次出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也降低。
    常规免疫预防阻断HBeAg阴性HBV感染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李克艳
    2017, 22(2):  152-153. 
    摘要 ( 103 )   PDF (644KB) ( 4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常规免疫预防措施在阻断HBeAg阴性HBV感染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HBeAg阴性乙型肝炎孕妇250例及其新生儿272例,并进行随访。记录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采血检测HBsAg和抗-HBs阳性情况及喂养方式等,并记录孕妇分娩方式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HBIG)注射情况等。结果 所有新生儿均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均采集脐带血,其中脐带血显示有44例HBsAg呈阳性,但随访中,对272例儿童采血检测HBsAg和抗-HBc,均呈阴性,其中有210例儿童抗-HBs呈阳性;孕妇分娩方式对其出生子女抗-H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901);孕期是否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提高新生儿应答乙型肝炎疫苗作用无明显效用(χ2=0.474,P=0.491);随访期间,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分别为148例、83例、41例,3种喂养方式的新生儿抗-H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59,P=0.051)。结论 新生儿进行常规免疫预防后,可以阻断HBeAg阴性HBV感染母婴传播;新生儿的喂养方式、分娩方式、母体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等对儿童乙型肝炎抗体应答情况均无明显影响。
    肝细胞癌线粒体融合蛋白2基因表达的研究
    王静, 赵亮
    2017, 22(2):  154-155. 
    摘要 ( 75 )   PDF (656KB) ( 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HCC)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on2,Mfn2)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HCC患者94例,另取同期我院因肝脏良性病变手术切除的肝脏组织40例作为对照。Mfn2基因表达量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Mfn2在HCC肿瘤组织中表达量为0.195±0.043,显著低于对照非肿瘤肝组织的0.348±0.052(P<0.01)。HCC患者男女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肿瘤大小之间Mfn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临床分期患者Mfn2表达量为0.154±0.026,显著低于Ⅰ、Ⅱ临床分期患者的0.240±0.051(P<0.05)。肿瘤有淋巴结转移患者Mfn2表达量为0.149±0.022,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0.252±0.058(P<0.01)。肿瘤中、低分化患者Mfn2表达量为0.162±0.030,显著低于高分化患者的0.259±0.051(P<0.01)。结论 Mfn2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Mfn2基因表达量与肝细胞癌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缓释氟尿嘧啶在原发性肝癌术中植入的应用效果观察
    粟劲松, 郭力维
    2017, 22(2):  156-158. 
    摘要 ( 130 )   PDF (655KB) ( 1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分析缓释氟尿嘧啶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植入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至2015年1月我院拟行肝癌手术的9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48例)和对照组(n=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中并未植入缓释氟尿嘧啶,试验组患者在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病灶、血清学指标及术后转移率、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肿瘤病灶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肿瘤病灶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清学指标ALT、AST及WBC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的肿瘤病灶复发率及转移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后的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手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能够显著提升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有效降低血清学肿瘤病灶变化的相关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述
    MicroRNA与肝癌诊治研究进展
    张伟, 董政, 荣义辉
    2017, 22(2):  159-161. 
    摘要 ( 107 )   PDF (673KB) ( 2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载脂蛋白CIII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王欢, 杨爱婷
    2017, 22(2):  162-164. 
    摘要 ( 107 )   PDF (656KB) ( 2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脱细胞技术的肝脏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曾敏, 傅恭博, 鄢和新
    2017, 22(2):  165-166. 
    摘要 ( 157 )   PDF (649KB) ( 6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栓弹力图在肝硬化、肝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白艳霞, 常剑波, 邓晓钟, 万艳, 李倩楠, 戴光荣
    2017, 22(2):  167-169. 
    摘要 ( 161 )   PDF (651KB) ( 3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临床特征的研究
    高红艳, 刘娜, 卢荣增, 徐光华
    2017, 22(2):  170-171. 
    摘要 ( 150 )   PDF (653KB) ( 2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雌激素及其受体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赵红珍, 王盖昊, 张小强, 乔亚琴, 于晓辉
    2017, 22(2):  172-175. 
    摘要 ( 108 )   PDF (668KB) ( 7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验交流
    晚期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聚乙烯醇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价值
    李志坚, 海军
    2017, 22(2):  176-177. 
    摘要 ( 108 )   PDF (647KB) ( 2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硬化男性患者女性化特征的临床观察
    焦栓林, 赵晓蕊
    2017, 22(2):  178-178. 
    摘要 ( 176 )   PDF (645KB) ( 6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临床特点分析
    杨慧, 季凤华
    2017, 22(2):  182-183. 
    摘要 ( 1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戊型病毒性肝炎致可逆性肝硬化1例
    薄怀来, 范治东
    2017, 22(2):  187-187. 
    摘要 ( 64 )   PDF (620KB) ( 3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酒精性肝硬化合并类白血病反应1例
    耿家宝, 王寿明, 王敏, 李鑫, 张馨, 张玥, 何长伦, 汪茂荣
    2017, 22(2):  188-188. 
    摘要 ( 121 )   PDF (628KB) ( 3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黄疸型丙型病毒性肝炎1例
    孙晓玲
    2017, 22(2):  189-189. 
    摘要 ( 63 )   PDF (6528KB)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