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0-08-31
    上一期   
    前沿、探索与争鸣
    液体活检在早期HCC诊断中的应用
    郑立威, 袁荻森, 刘佳, 鲁凤民
    2020, 25(8):  781-782. 
    摘要 ( 303 )   PDF (750KB) ( 2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酒精性肝病患者过度饮酒综合治疗认知进展
    巴桃桃, 肖鹏, 高沿航
    2020, 25(8):  783-784. 
    摘要 ( 228 )   PDF (644KB) ( 3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参与肝组织再生修复的肝细胞分布特征
    刘雅雪, 汪艳
    2020, 25(8):  785-785. 
    摘要 ( 201 )   PDF (646KB) ( 6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硬化患者的止血平衡改变
    张译之, 陈煜
    2020, 25(8):  786-787. 
    摘要 ( 216 )   PDF (661KB) ( 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关丁型肝炎病毒的新认识
    徐玉敏
    2020, 25(8):  788-788. 
    摘要 ( 160 )   PDF (647KB) ( 3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临终关怀姑息治疗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中的应用
    王丽丽, 谢雯
    2020, 25(8):  789-790. 
    摘要 ( 136 )   PDF (650KB) ( 3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肝硬化急性肾损伤发病风险和治疗应答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尹伟, 李成忠
    2020, 25(8):  791-796. 
    摘要 ( 322 )   PDF (717KB) ( 4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肝硬化急性肾损伤新诊断标准前瞻性的观察患者的发病风险和疗效,明确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开放性的方法,对住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观察,一旦发生AKI,根据ICA-AKI新指南进行诊断和治疗,收集患者治疗期间的数据,评估治疗应答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AKI的危险因素以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4例,住院期间并发AKI或入院时即存在AKI的患者为213例(26.5%),其中AKI 1期、2期和3期的患者分别占68.1%(145/213)、25.3%(54/213)和6.6%(14/213)。2015年的HRS标准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20.9%(14/67)的患者按2007年标准会漏诊。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4)、MELD评分(P<0.01)、感染(P<0.01)以及上消化道出血(P<0.01)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AKI分期个体化治疗后,213例肝硬化AKI患者中86.9%(185/213)有应答。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有初次AKI分期是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治疗应答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随着初次AKI分期的上升,治疗应答的比例下降,AKI1期、2期和3期的治疗应答比例分别为:94.5%(137/145)、70.4%(38/54)和28.6%(4/14)。结论 ICA更新的肝硬化急性肾损伤诊断和管理流程提升了诊断的敏感度和治疗应答的比例,使以往忽略的部分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处理,按新指南治疗,可以达到较高治疗应答率,但需要在较低的AKI分期就介入干预。
    机械通气时急诊内镜辅助三腔二囊管治疗失血性休克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临床观察
    张军昌, 林芳, 陈素红, 牟劲松
    2020, 25(8):  797-799. 
    摘要 ( 372 )   PDF (671KB) ( 4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机械通气时急诊内镜辅助三腔二囊管置入治疗失血性休克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重症医学中心2017年5月至 2019年3月收治的1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1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机械通气时内镜下止血或置入三腔二囊管治疗均失败。采用急诊内镜下辅助三腔二囊管置入均成功。12例止血效果确切,1例病情稳定后成功行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成功止血,2例临床死亡。结论 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机械通气行内镜下止血或三腔二囊管置入治疗失败时,急诊内镜辅助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成功率高,止血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实施。
    经不同血管路径行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的对照研究
    陈广, 王宇, 金龙, 尉建安, 胡跃峰, 曹沙沙
    2020, 25(8):  800-802. 
    摘要 ( 379 )   PDF (719KB) ( 3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颈内静脉路径方法和改良式股静脉路径法的插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友谊医院行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改良式股静脉路径组采用7F的RDC guiding导管配合5.5F双腔球囊导管行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观察颈内静脉路径组和改良式股静脉路径组的所需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的球囊导管置管全部成功,改良式股静脉路径组成功插管平均透视时间为(145±25) s,明显少于颈内静脉路径组的(227±34)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11,P<0.01)。改良式股静脉路径组操作引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率(3.33%;1/30)明显少于颈内静脉路径(36.67%,11/30)(χ2=21.600,P<0.01),改良式股静脉路径组操作引发的焦虑紧张发生率(6.67%,2/30)明显少于颈内静脉路径(23.33%,7/30)(χ2=29.400,P<0.01)。结论 对于单纯行HVPG测量的患者,改良式股静脉路径法能缩短手术时间,是安全快捷的基本满足临床需要的操作方法。
    ADF评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效果的作用研究
    李永胜, 梁晓峰, 马燕
    2020, 25(8):  803-805. 
    摘要 ( 210 )   PDF (670KB) ( 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高级动态血流成像技术(ADF)评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效果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64例TIPS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ADF检查,并以超声造影(CEUS)结果为金标准,对比ADF与CEUS评估TIPS术后患者支架通畅性分级结果,分析ADF与CEUS评估TIPS术后患者支架通畅性的一致性。结果 ADF检出0例0级,CEUS检出0例0级,诊断符合率为100.00%;ADF检出4例1级,CEUS检出3例1级,诊断符合率为98.44%;ADF检出4例2级,CEUS检出4例2级,诊断符合率为100.00%;ADF检出56例3级,CEUS检出57例3级,诊断符合率为95.31%。ADF评估TIPS术后患者支架通畅性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6.49%,准确率为95.31%,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98.21%,Kappa值为0.77。结论 ADF可及时显示TIPS术后支架通畅情况,在评估TIPS效果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循环及肝肾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
    高淑娟, 耿西林
    2020, 25(8):  806-809. 
    摘要 ( 189 )   PDF (685KB) ( 3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s)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循环及肝肾综合征(HR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消化科确诊并治疗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35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NSBBs组(n=85)和常规组(未使用NSBBs,n=50)。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静息心率(RHR)、动脉收缩压(SAP)、平均动脉压(MAP)]、HRS发生率。结果 2组RHR低于治疗前而MAP、SAP高于治疗前(P<0.05),且NSBBs组MAP、SAP低于常规组(P<0.05);NSBBs组HRS发生率高于常规组(P<0.05);曲张和腹水严重程度、MAP、SAP、NSBBs治疗为HRS发生高危因素(P<0.05)。结论 NSBBs可损害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循坏系统,且在治疗过程中受到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可能会导致HRS发生率增高。
    血清25(OH)D判断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继发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
    文琼花, 唐敏云, 魏玉
    2020, 25(8):  810-812. 
    摘要 ( 258 )   PDF (672KB) ( 3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判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继发进展性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265例T2DM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进展性肝纤维化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继发进展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影响因素,判断血清25(OH)D对进展性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265例患者中有80例(30.19%)继发进展性肝纤维化。除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ALT、AST/ALT、血肌酐、胱抑素C、24 h尿微量白蛋白外,血清25(OH)D亦是其继发进展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其对进展性肝纤维化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31。结论 血清25(OH)D在T2DM合并NAFLD患者继发进展性肝纤维化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肝癌
    不同AFP水平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期比较的回顾性分析
    张志生, 孔庆利, 梁志鹏
    2020, 25(8):  813-815. 
    摘要 ( 455 )   PDF (679KB) ( 3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术前不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135例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血清AFP的水平分为A组(AFP≤20 ng/mL,51例)、B组(20 ng/mL<AFP≤400 ng/mL,36例)、C组(AFP>400 ng/mL,48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AL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水平,分析3组术后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结果 3组PLT、ALT、GGT、TBil、Alb、P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术后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4.2%(26/48)、33.3%(16/48)、27.1%(13/48),显著低于A组的78.4%(40/51)、58.8%(30/51)、41.2%(21/51)和B组的69.4%(25/36)、41.7%(15/36)、33.3%(12/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3%(39/48)、52.1%(25/48)、35.4%(17/48),显著低于A组的94.1%(48/51)、82.4%(42/51)、62.7%(32/51)和B组的91.7%(33/36)、75.0%(27/36)、52.8%(19/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术前血清AFP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LR--3、LR-4、LR-5类病灶中的应用价值
    杨大才, 吴宏, 朱廷玲
    2020, 25(8):  816-818. 
    摘要 ( 654 )   PDF (679KB) ( 3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EUS LI-RADS)在LR-3、LR-4、LR-5类HCC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具有肝细胞癌(HCC)高危风险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22例。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CEUS LI-RADS分类的诊断表现。结果 患者共有146个病灶,经病理证实HCC 120个(82.2%),肝脏良性病变26个(17.8%)。LR-1 5个、LR-2 3个,均为良性,LR-3 16个、LR-4 32个和LR-5 90个。以LR-1、LR-2类病灶为阴性结果,LR-3、LR-4和LR-5类病灶为阳性结果,LR-3+LR-4+LR-5诊断HC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8%、30.8%和84.2%;不考虑LR-3类病灶,LR-4+LR-5诊断HC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53.3%和94.6%;不考虑LR-3、LR-4类病灶,LR-5诊断HC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80.0%和98.0%。LR-3+LR-4+LR-5(30.8%)诊断特异度显著低于LR-4+LR-5(53.3%)和LR-5(80.0%);同时LR-4+LR-5(53.3%)诊断特异度显著低于LR-5(80.0%);LR-3+LR-4+LR-5(84.2%)诊断准确度显著低于LR-4+LR-5(94.6%)和LR-5(98.0%);而LR-3+LR-4+LR-5、LR-4+LR-5和LR-5诊断敏感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EUS LI-RADS分类标准对LR--3、LR-4、LR-5类HCC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特别是LR-5类病灶。
    氩气刀用于肝癌术中残肝断面处理对术后复发及生存率的影响
    李得福, 夏永红, 马英
    2020, 25(8):  819-821. 
    摘要 ( 241 )   PDF (739KB) ( 3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氩气刀用于肝癌术中残肝断面处理对术后复发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144例肝癌患者为对象,均行非根治性姑息切除手术,术中均予以肝门阻断处理。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7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电刀行残肝断面处理,观察组采用氩气刀行残肝断面处理。分析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残肝断面面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及术后引流液总量、引流天数、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及1、2、3年生存率,并观察术后6、9个月及1、2年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1.67%、62.50%、27.78%和13.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45.83%、12.50%和8.33%(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9个月、1年和2年复发率分别为31.94%、63.89%、77.78%、86.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33%、79.17%、90.28%和95.83%(P<0.05)。结论 肝癌切除术中采用氩气刀行残肝断面处理,能降低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
    基于LI-RADS分类标准的超声造影技术对肝细胞癌诊断的可行性研究
    李明桧, 唐荣, 陈孙斌
    2020, 25(8):  822-824. 
    摘要 ( 189 )   PDF (678KB) ( 3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分类标准的超声造影(CEUS)技术对肝细胞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入院肝细胞癌高危患者。疾病诊断符合2015年版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超声造影剂为SonoVue(Bracco公司,意大利)。采用2017年版CEUS LI-RADS分类标准。本次研究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LI-RADS 1类(LR-1)及LI-RADS 2类(LR-2)为阴性结果,LI-RADS 3类(LR-3)、LI-RADS 4类(LR-4)及LI-RADS 5类(LR-5)为阳性结果。绘制ROC曲线,计算诊断指标。结果 纳入患者74例,男性52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4.2±11.4)岁。共检出病灶86个,病灶直径0.6至9.2 cm,平均直径(2.6±1.4)cm。病理结果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72个),胆管细胞癌(3个),局灶性结节增生(6个),肝血管瘤(3个)及炎性病变(2个)。CEUS LI-RADS分类中LR-1 4个,LR-2 5个,LR-3 16个,LR-4 25个,LR-5 36个。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80~0.91),基于LI-RADS分类标准的CEUS技术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指标如下:准确度94.2%(81/86),敏感度100%(72/72),特异度64.3%(9/14),阳性预测值93.5%(72/77),阴性预测值100%(9/9)。当不考虑LR-3分类时,调整后的诊断指标如下:准确度97.1%(68/70),敏感度100%(59/59),特异度81.8%(9/11),阳性预测值96.7%(59/61),阴性预测值100%(9/9)。结论 基于LI-RADS分类标准的超声造影检查能够对原发性肝细胞癌作出较好的诊断效能,具有临床可行性。
    肝细胞癌术前血清AFP与NLR水平对判断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
    张海业, 彭艺, 陆粵就, 何丽凤
    2020, 25(8):  825-827. 
    摘要 ( 265 )   PDF (676KB) ( 3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直径、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AFP、NLR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AFP、NLR预测HCC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最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HC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比无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TNM分期Ⅲ或Ⅳ期、肿瘤直径≥60 mm、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多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AFP、NLR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ROC分析AFP、NLR预测HCC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15,均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TNM分期Ⅲ或Ⅳ期、肿瘤直径≥60 mm、淋巴结转移、AFP≥444.26 ng/mL、NLR≥2.65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结论 HCC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当AFP≥444.26 ng/mL、NLR≥2.65时HCC患者预后较差,临床治疗中应当关注。
    CT全肿瘤灌注参数值与肝细胞癌病理分级、微血管侵犯的关系
    李堃, 何海林
    2020, 25(8):  828-830. 
    摘要 ( 333 )   PDF (723KB) ( 3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CT全肿瘤灌注参数值与肝细胞癌(HCC)病理分级、微血管侵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170例HC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灌注成像检查,记录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量(HA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并分析其与HCC病理分级和微血管侵犯的关系。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HCC患者MTT、HAP及HA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侵犯组MTT较无微血管侵犯组显著缩短,HAP和HAPI显著高于无微血管侵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MTT、HAP、HAPI判断肿瘤低分化具有较高应用价值(P<0.05)。结论 CT全肿瘤灌注MTT、HAP、HAPI参数与微血管侵犯密切相关,有助于评估肿瘤病理分化程度。
    PTCD与ENBD置管灌注冷却液对肝癌微波消融胆管热损伤的预防价值
    林涛, 高春燕, 李勇年, 赵世民
    2020, 25(8):  831-834. 
    摘要 ( 284 )   PDF (716KB) ( 3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置管灌注冷却液对肝癌微波消融胆管热损伤的预防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92例因肝门区肝癌行微波消融的患者为对象,按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经PTCD置管灌注冷却液行微波消融,对照组经ENBD置管灌注冷却液行微波消融。观察两组冷却操作结果,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观察组微波消融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原位复发率、肝内复发率、死亡率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41.30%、32.61%、67.39%,对照组分别为8.69%、36.96%、28.26%、71.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D与ENBD置管灌注冷却液在肝门区肝癌微波消融中均有预防胆管热损伤作用,但前者安全性更好。
    SonoVue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肝脏局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胡素玲, 栗红江
    2020, 25(8):  835-836. 
    摘要 ( 209 )   PDF (659KB) ( 3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SonoVue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肝脏局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CEUS检查的肝脏肿瘤患者64例,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49.1±10.2)岁。经影像学检查(MRI和/或CT)或肝脏组织病理确诊76个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直径1.9 cm至7.6 cm之间,恶性55个(原发性肝细胞癌32个;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6个;转移性肝癌17个),良性21个(肝血管瘤14个;局灶性结节增生5个;肝脓肿2个)。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以绝对值表示,用卡方检验比较。结果 超声造影表现中恶性不典型肝脏局灶性病灶[(17.2±3.3)s]开始增强时间明显短于良性局灶性病灶[(26.8±6.7)s,P<0.05];恶性不典型肝脏局灶性病灶[(77.8±12.7)s]开始消退时间明显短于良性局灶性病灶[(228.4±29.4)s,P<0.05];恶性不典型肝脏局灶性病灶[(43.6±9.3)s]开始消退时间明显少于良性局灶性病灶[(172.1±22.7)s,P<0.05]。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局灶性病灶在增强速度及消退速度例数比较中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增强形式及增强强度的例数比较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基于SonoVue超声造影能够准确反映不典型肝脏局灶性病灶良恶性情况,并且可以对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病灶加以鉴别。
    超声弹性成像检测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在肝结节性质鉴别中的应用
    刘可, 黄妍卓
    2020, 25(8):  837-839. 
    摘要 ( 225 )   PDF (700KB) ( 3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检测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SR)对肝结节性质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肝结节患者110例,均行UE检查。以病检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成良性组、恶性组。比较两组UE评分、SR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UE评分、SR值对良、恶性肝结节的鉴别价值,确定曲线下面积、最佳截断值与敏感度、特异度。经Kappa检验分析UE评分、SR值诊断与病检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在110例受检者中,良性67(60.91%)例,其中肝脓肿2(2.99%)例,肝血管瘤53(79.10%)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12(17.91%)例。恶性43(39.09%)例,其中肝细胞癌32(74.42%)例,转移性肝癌8(18.60%)例,胆管细胞癌3(6.98%)例。良性组恶性组UE评分分别为(1.63±0.12)分、(3.68±0.45)分,SR值分别为(3.09±1.12)、(10.62±3.75),良性组UE评分、SR值显著低于恶性组(P<0.05)。UE评分、SR值鉴别肝结节性质的AUC分别为0.802、0.788,二者联合鉴别的AUC为0.863。UE评分、SR值及二者联合诊断肝癌与病检结果一致性分别为0.667、0.532、0.811。结论 UE评分及SR值对肝结节性质鉴别有一定价值,必要时可将二者联合应用,提高准确率。
    肝损伤
    3型固有淋巴细胞在药物性肝损伤及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的表达具有潜在鉴别价值
    李青, 周天慧, 莫瑞东, 项晓刚, 赵刚德, 周惠娟, 徐玉敏, 蔡伟, 王晖, 谢青, 赖荣陶
    2020, 25(8):  840-844. 
    摘要 ( 300 )   PDF (1393KB) ( 3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诊断多依靠RUCAM因果关系评估量表,在临床实践中常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诊断混淆,因此寻找DILI早期预警信号对现阶段的DILI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我们前期的工作基础,进一步探索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在DILI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制定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纳入DILI患者30例,AIH患者10例,健康对照(HC)10例,分别采集外周血并统计临床人口学信息。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及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相应抗体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计数,统计各组lin-CD127+NKP46+ILC3细胞频数,分析其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急慢性病程转归的相关性以及与AIH组的表达差异。结果 (1)DILI组和AIH组的PBMC中NKp46+ILC3的平均细胞频数百分比分别为0.011%±0.002%和0.019%±0.004%,均显著低于HC健康组(0.041%±0.003%,P<0.001);(2)DILI组的PBMC中NKp46+ILC3的平均细胞频数百分比显著低于A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ILI组NKp46+ILC3细胞频数百分比随病情好转逐渐升高,而AIH组NKp46+ILC3细胞频数百分比在治疗的相同时间段内无显著变化;(4)DILI组及AIH组中ILCs的细胞频数百分比分别为0.060%±0.006%和0.074%±0.009%,均显著低于HC健康组0.162%±0.015%(P<0.001);但DILI组和AIH组间的ILCs平均细胞频数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3);(5)DILI患者NKp46+ILC3平均细胞频数百分比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DILI患者外周血中ILC3细胞频数明显降低,显著低于AIH组和健康对照组,其细胞频数与病程相关,但与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无关。外周血ILC3频数改变在DILI和AIH的临床鉴别中可能具有潜在价值。
    肝移植术后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及临床特点
    周霞, 孙艳玲, 高银杰, 贺希, 王洪波, 张达利, 刘振文, 刘鸿凌
    2020, 25(8):  845-847. 
    摘要 ( 293 )   PDF (679KB) ( 3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接受肝移植的患者,通过病理诊断和临床数据分析得出DILI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结果 557例肝移植患者中有21例被确认为DILI(3.77%)。三种类型(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均存在,其中胆汁淤积型为主,共11例,占52.4%。16例(76.2%)DILI患者为轻度,4例(19%)为中度。5例(23.8%)患者在移植后3个月内发病,13例(61.9%)在1年内发病。引起DILI的主要药物是免疫抑制剂,有11例(52.4%),尤其是他克莫司。其他为抗真菌药(2例,9.5%)、抗结核药(2例,9.5%)和中草药(3例,14.3%)。对症治疗后17例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DILI发生率较低,抗真菌药和他克莫司是其主要因素,病情较轻,术后1年内多见,且大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外周血清HIF1α和COX-2定量检测的临床价值
    李梁, 陶应敏, 张学敏, 谢娟, 陈园
    2020, 25(8):  848-852. 
    摘要 ( 326 )   PDF (821KB) ( 4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合酶-2(COX-2)作为药物性肝损伤(DILI)无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DILI患者或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肝损伤患者60例及3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HIF1α和COX-2表达水平,并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DILI患者血清中HIF1α及COX-2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41±1.08)比(4.77±1.57)μg/L,(25.95±5.39)比(19.35±5.48)ng/L,均P<0.01]。但在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混合型3种之间,HIF1α和COX-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中HIF1α和COX-2水平与患者年龄分层、性别、DILI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IF1α与COX-2表达水平呈线性关系(P<0.05)。HIF1α和COX-2诊断DIL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4和0.820。将HIF1α临界值定为5.2 μ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00%和86.67%。以19.31 ng/L作为COX-2的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7%和63.33%。合并两者ROC曲线,选取4.5 μg/L和25 ng/L分别作为HIF1α和COX-2的临界值,则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83.33%,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结论 HIF1α和COX-2参与DILI的发生、发展,外周血清HIF1α和COX-2水平是DILI病情评估的独立预测因子,但不能作为DILI分型的参考指标。可用于DILI无创诊断,两个指标联合诊断更具优势。
    热缺血损伤猪肝脏在门静脉恒压和恒流模式下常温机械灌注的对比研究
    何锡然, 谭晓宇, 张琳, 邝伟键, 刘华敏, 陈素平, 郭家钘, 梁铭炬, 周伟津, 霍枫
    2020, 25(8):  853-856. 
    摘要 ( 252 )   PDF (974KB) ( 4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离体肝脏常温灌注系统初步探索门静脉恒压控制模式与门静脉恒流控制模式对热缺血损伤肝脏的保存效果差异。方法 使用雌性巴马小型猪获取血液和供肝,所有供肝的热缺血时间为60 min,一组采用门静脉恒压控制模式(n=6),一组采用门静脉恒流控制模式(n=6),利用常温机械灌注设备灌注6 h,观察肝脏的灌注参数、血气生化指标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灌注前,两组的冷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猪肝脏经过6 h的常温机械灌注,恒压组的肝动脉流量为(0.13±0.08) mL/min/g(肝重)比恒流组的(0.25±0.09) mL/min/g(肝重)更低(P<0.05)。两组比较,灌注液的pH、乳酸水平、葡萄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水平除了在第2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肝细胞酶学和总胆红素水平,两组在灌注结束时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恒流组的胆汁生成量为(54.47±15.63) mL,较恒压组的(6.98±3.20) mL更多(P<0.05)。两组在病理学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静脉恒流模式更有利于肝动脉的供血,从而促进肝细胞进行胆汁合成,提示门静脉流量控制模式可能是更合适的灌注方式。但是这仍需要通过动物肝移植实验以及临床肝移植的数据进一步验证。
    病毒性肝炎
    隐匿性HBV感染患者HBV C区变异的临床意义
    邵曙光, 孙海霞, 冯柳芳
    2020, 25(8):  857-859. 
    摘要 ( 345 )   PDF (676KB) ( 2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隐匿性HBV感染(OBI)患者HBV C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O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治疗前)2~3 d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7 mL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V DNA、核心抗体(抗-HBc)及HBV C区变异。分析HBeAg(+)与HBeAg(-)患者HBV C区变异情况,分析不同HBV DNA含量HBeAg(-)患者HBV C区变异情况,最后分析HBeAg(-)HBV C区变异患者抗-HBc(+)分布情况。结果 80例OBI患者中HBeAg(+)55.00%,HBeAg(-)45.00%;其中HBeAg(-)组HBV C区变异率75.00%显著高于HBeAg(+)组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V-DNA含量HBeAg(-)患者HBV C区变异率分别为100.00%、78.95%、16.67%,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HBeAg(-)HBV C区变异患者抗-HBc(+)率81.48%。结论 OBI患者HBV C区变异与疾病的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在OBI的诊疗工作中应当关注HBV C区变异情况。
    其他肝病
    POEMS综合征误诊临床分析
    李璐, 杨仙珊, 孔明, 郑素军, 陈煜
    2020, 25(8):  860-862. 
    摘要 ( 229 )   PDF (723KB) ( 3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POEMS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的4例患者,根据就诊原因、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对上述患者进行相关误诊分析。结果 1例患者以周围神经为首发症状,其余3例因腹腔积液、肝脾肿大就诊,免疫球蛋白A单株峰y轻链型3例,免疫球蛋白G单株峰y轻链型1例,4例VEGF均大于800 pg/mL,病理无肝纤维化表现。结论 POEMS综合征是多系统的病变,其发病率低,误诊率高。肝、脾肿大合并腹腔积液可能是部分POEMS综合征患者的首发症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肝衰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于淙, 周培
    2020, 25(8):  863-866. 
    摘要 ( 243 )   PDF (739KB) ( 3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肝衰竭是否有效及安全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电子检索截至2018年1月之前公开发表在PubMed、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的随机对照试验。随机临床实验包括对比使用任何方案的G-CSF与安慰剂或没有干预的肝衰竭患者。主要结局包括总死亡率、器官衰竭死亡率和不良事件等。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篇文献,共有279例肝衰竭患者。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94,95%CI=1.37~2.26,P<0.0001)。结论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显著提高肝衰竭患者生存率,几乎没有不良反应。尽管证据有限,但观察到G-CSF最终可使肝衰竭患者获益较大,在无法实施肝移植的患者中使用G-CSF成为一种合理的替代方法。
    基于住院患者疾病谱的肝病专科医院建设与发展探索研究
    潘云鹤, 胡晨波
    2020, 25(8):  867-869. 
    摘要 ( 253 )   PDF (671KB) ( 3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本院近5年肝病住院患者疾病谱的构成及变迁,为肝病患者的治疗以及肝病专科医院发展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肝病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肝病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按年度统计出各种肝病住院患者的数量,比较感染性肝病与非感染性肝病的构成,分析近5年来肝病疾病谱构成的动态变化。结果 感染性肝病所占肝病住院人数百分比逐年下降,但仍是主要的肝病住院原因,其中仍以乙型肝炎占第一位。非感染性肝病发病率持续升高,其中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占第一位。结论 感染性住院人数在下降,非感染性肝病在上升。肝病专科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多学科合作。
    胎盘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围产结局的关系
    裴广丽, 谢洁, 刘德荣, 徐金娥
    2020, 25(8):  870-872. 
    摘要 ( 241 )   PDF (762KB) ( 3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胎盘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ICP孕妇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入院的102例健康顺产孕妇为对照组。以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SP法)测定胎盘中STAT3表达,蛋白印迹法测定STAT3蛋白表达。比较两组胎盘中STAT3细胞阳性率、平均光密度值及STAT3蛋白表达,分析胎盘中STAT3表达与ICP孕妇分娩结局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胎盘中STAT3细胞阳性率、平均光密度值及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126例ICP孕妇中,顺产占30.95%,剖宫产占69.05%。顺产者胎盘中STAT3细胞阳性率及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剖宫产者(P均<0.001)。结论 胎盘中STAT3表达可能与ICP孕妇分娩结局密切相关。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诊断婴儿胆道闭锁的临床价值
    耿兴兰, 王克军, 康有梁
    2020, 25(8):  873-875. 
    摘要 ( 192 )   PDF (676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诊断婴儿胆道闭锁(BA)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住院的胆汁淤积性肝病疑似病例72例,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在25 d至160 d间,平均年龄(82.6±16.8) d。选取6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作比较;计数资料以绝对值表示,卡方检验作比较。绘制ROC曲线获得诊断相关指标。结果 72例胆汁淤积性肝病疑似病例中经手术取得病理结果确定BA患者38例(BA组),余下34例划为非BA组。BA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84.3±19.8)d;非BA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8.9±26.4)d。BA组、非BA组及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明显差异(P>0.05)。BA组患者肝脏硬度值(LSM)平均值为(14.6±6.2)kPa,非BA组患者LSM平均值为(8.3±2.3)kPa,对照组患者LSM平均值为(5.8±1.1)kPa,三组患者LSM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组中男性、女性患者LSM平均值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BA组中30 d内患者LSM平均值显著低于90天内患者(P<0.05),而非BA组及对照组中30 d内、90 d内患者LSM平均值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绘制ROC曲线后可知,LSM对BA诊断时最佳临界值为12.8 kPa,敏感度为73.4%,特异度为88.7%,ROC曲线下面积为0.83。结论 SWE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婴儿BA患者LSM值的变化情况,对婴儿BA患者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值。
    脐带脱细胞支架培养鼠肝前体样细胞功能研究
    景宏舒, 彭媛, 王振宇, 李伟建, 袁天杰, 张洪丹, 鄢和新, 翟博
    2020, 25(8):  876-880. 
    摘要 ( 254 )   PDF (1055KB) ( 4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脐带脱细胞支架(Human Decellularized Umbilical Cord Scaffolds, dHUCs)进行制备和表征,评价三维支架上培养小鼠肝前体样细胞(Rodent hepatocyte-derived liver progenitor-like cells, rHepLPCs)功能,提供一种新型组织工程化肝脏构建的新方案。方法 两步灌肝法分离小鼠原代肝细胞,体外扩增并用Dil标记。基于脐带脱细胞支架材料的三维培养下rHepLPCs,通过测定成分检测、化学染色等方法表征材料,通过定量PCR、氨清除和尿素合成等方法进行rHepLPCs-3D的功能评价。结果 经过脱细胞工艺处理后,脐带生物支架材料核酸残留量为(60.20±1.42)ng/mg(干重),核酸去除率达到90.5 %,基质成分含量丰富。小鼠肝前体样细胞体外扩增效果好,部分肝脏功能基因表达下降。支架培养2周后,ALB、G6PC和CPS1肝细胞功能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上调10.1±2.3、34.4±1.3、42.0±22.0倍。在氨代谢方面,2D培养的rHepLPCs氨清除量为(5.7±0.9)mg/(dL·106细胞·d),尿素含量为(7.1±2.5) mg/(dL·106细胞·d),而3D培养的rHepLPCs氨清除量为(26.7±4.5) mg/(dL·106细胞·d),尿素量为(42.1±7.0)mg/(dL·106细胞·d)。结论 脐带脱细胞支架是理想的肝脏组织工程材料,3D培养rHepLPCs肝细胞功能明显提升,治疗以血氨升高为特征的急性肝衰竭具有明显优势。
    短篇论著
    经皮肝I期胆道造瘘取石术与传统经皮肝胆道镜术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疗效比较
    李军, 王伟, 王锐, 任宏
    2020, 25(8):  881-882. 
    摘要 ( 346 )   PDF (660KB) ( 3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皮肝I期胆道造瘘取石术(PTOBF)与传统经皮肝胆道镜术(PTCS)在有胆道手术史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有胆道手术史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PTCS术,观察组行PTOBF术。分别在术前、术后3d检测两组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评估手术应激反应。记录两组结石取净率与12个月内的复发率,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两组术后3d血清E、NE、Cro均高于术前,且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为72.73%,较对照组52.27%更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9.09%,较对照组25.00%更低(P<0.05)。两组胸腔积液、肝损害、发热、胆漏、贫血、切口感染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PTCS术相比,PTOBF术的应用能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提高结石取净率,降低复发率,未增加并发症风险。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毛家仁, 谭仲俊, 潘晓奇, 孟飞剑
    2020, 25(8):  883-884. 
    摘要 ( 247 )   PDF (717KB) ( 3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植入125I粒子;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CT值、行为状态评分(KPS)评分变化,并记录两组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OR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的CT值显著低于手术前及对照组手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的KPS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及对照组手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良好。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调查
    王艳巧, 陈传杰, 张光文
    2020, 25(8):  885-887. 
    摘要 ( 208 )   PDF (679KB) ( 4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102例乙肝相关性肝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2年。按照其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0例和未复发组42例。对可能导致患者复发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年龄、术前甲胎蛋白、肿瘤最大直径、包膜完整性、结节个数、门静脉肉眼癌栓、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解剖型肝切除、合并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术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甲胎蛋白、肿瘤最大直径、微血管侵犯、合并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术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是导致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的风险较高,应该重视其危险因素,加强术后复诊和抗病毒治疗。
    沉默USP9X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和自噬的作用机制
    刘晓岗, 沈预程, 刘春桂, 吉浩明
    2020, 25(8):  888-890. 
    摘要 ( 283 )   PDF (716KB) ( 3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沉默USP9X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和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siRNA技术沉默USP9X在肝癌HepG2细胞株中的表达,实验分为siRNA组和阴性对照(NC)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USP9X、LC3-II以及Beclin-1蛋白的表达。结果 转染siRNA后,siRNA组中USP9X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C组(0.44 ± 0.15 vs. 1.00 ± 0.00,P<0.05);MTT结果表明在HepG2细胞株在沉默24 h、48 h和72 h室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 0.0873 ± 0.0131、0.1047 ± 0.0128和0.1203 ± 0.0148,分别明显低于NC组的0.1113 ± 0.0083、0.1333 ± 0.0062和0.1610 ± 0.0080(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在siRNA组中,处于G0-G1期的HepG2细胞数量明显高于NC组(72.32% ± 1.53% vs. 56.30% ± 3.47%,P<0.05),处于S期的HepG2细胞数量明显低于NC组(20.53% ± 0.66% vs. 37.73% ± 1.82%,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iRNA组中的Beclin-1和LC3-II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C组(1.47 ± 0.19 vs. 1.00 ± 0.00,1.48 ± 0.11 vs. 1.00±0.00,均P<0.05)。结论 USP9X基因沉默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和诱导细胞自噬进而有效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过度增殖。
    综述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祝国建, 杨文龙
    2020, 25(8):  891-893. 
    摘要 ( 273 )   PDF (667KB) ( 6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PARa参与脂代谢通路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徐文静
    2020, 25(8):  894-896. 
    摘要 ( 1128 )   PDF (669KB) ( 8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土三七所致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
    胡乾坤, 蒋旭华, 王倩倩, 陈良, 黄玉仙
    2020, 25(8):  897-898. 
    摘要 ( 176 )   PDF (775KB) ( 3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腹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肝硬化患者合并阑尾印戒细胞癌1例
    马天一, 贾胜男, 张倩, 吴萌, 杨岚岚
    2020, 25(8):  899-900. 
    摘要 ( 177 )   PDF (723KB) ( 6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