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背景下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细胞肝癌和血管瘤的价值分析
李勇,宋琦炜
2017, 22(11):
1032-1035.
摘要
(
181 )
PDF (1325KB)
(
8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肝癌与血管瘤超声造影指标的差异性和动态血管模式(dynamic vascular pattern, DVP)曲线特征,为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肝硬化背景下局灶性病变患者116例,后经病理或临床确诊,其中肝细胞肝癌和肝血管瘤均为58例。现回顾性分析患者影像学资料,采用SonoLiver软件计算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 TIC)各项参数,绘制DVP曲线,比较两种疾病的差异。结果 超声造影表现方面,肝细胞肝癌为“快进快出”增强模式为主,具体为延迟相和门脉相减退,动脉相增强,且增强大部分为整体增强;肝血管瘤可表现为4种增强模式,最常见模式为延迟期对比剂无或轻度退出,门脉期向心性充填,动脉期病变周围呈结节样环状强化。TIC参数方面,肝细胞肝癌组上升时间(rise time, R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TTP)和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均短于肝血管瘤组,峰值强度(intensity maxium, IMAX)高于肝血管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P曲线方面,肝细胞肝癌组主要为正负双向波,肝血管瘤主要为正向波和负向波,两组波形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良好地反映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肝癌与肝血管瘤血流灌注的差异,TIC参数与DVP曲线作为新的定性指标,为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