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1-31
    《中华肝脏病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肝脏》联合评论
    正视、公开和管理利益冲突,促进学术健康发展
    陈成伟, 任红, 牛俊奇, 侯金林, 贾继东
    2021, 26(1):  1-2. 
    摘要 ( 167 )   PDF (732KB) ( 3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沿、探索与争鸣
    美国FDA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研发的思考
    杨菁, 范建高
    2021, 26(1):  3-4. 
    摘要 ( 208 )   PDF (646KB) ( 2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时凝血系统改变的意义
    宦红娣
    2021, 26(1):  5-5. 
    摘要 ( 200 )   PDF (628KB) ( 2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移植优先度的决定方式
    沈梓萱, 李海
    2021, 26(1):  6-6. 
    摘要 ( 170 )   PDF (636KB) ( 2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硬化相关营养不良
    欧鹏程, 陈军
    2021, 26(1):  7-8. 
    摘要 ( 274 )   PDF (648KB) ( 2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GLT-2I改善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腹腔积液的研究
    李东良
    2021, 26(1):  9-11. 
    摘要 ( 169 )   PDF (666KB) ( 3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功能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IL-6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周超, 张宁, 何婷婷, 王焱, 余思邈, 付双楠, 张晶晶, 王宣, 李昕, 梁肖肖, 李筠, 宫嫚
    2021, 26(1):  12-15. 
    摘要 ( 301 )   PDF (750KB) ( 3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人群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及其对于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以“十二五”重大专项课题入组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7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IL-6与肝损伤的相关性及其对于4周、48周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IL-6与国际标准化比值、总胆红素、MELD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08、0.143、0.173;与血小板计数、ALT、AST、白蛋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依次是-0.160、-0.151、-0.129、-0.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患者的IL-6水平为7.25(3.95,16.36) pg/mL,低于中期患者的9.88(5.39,22.95) pg/mL和晚期患者的13.64(5.11,30.40) pg/mL;合并2个及以上器官衰竭人群的IL-6水平高于合并1个器官衰竭(P=0.014); IL-6高水平组(>9.78 pg/mL)的4周、48周病死率高于IL-6低水平组(≤9.78 pg/mL)(4周:17.2%比8.2%,P=0.002;48周:33.7%比22.0%,P<0.01),经校正年龄、MELD评分后,相对于IL-6低水平组,IL-6高水平组4周死亡风险为1.93(P=0.003),48周死亡风险为1.47(P=0.008)。结论 IL-6可作为一种辅助指标用于临床判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损伤程度和转归。
    病毒性肝炎
    2015年至2020年西藏岗巴县藏族农牧民HBsAg阳性率的变化
    米玛拉姆, 朱丹, 白桑, 达珍, 次仁德吉, 次旺曲宗, 扎西伟色, 马世武
    2021, 26(1):  16-18. 
    摘要 ( 368 )   PDF (674KB) ( 2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岗巴县近5年HBsAg阳性率的变化。方法 分析2020年和2015年两段时间藏族农牧民体检人群和县医院就诊患者的HBsAg阳性率。结果 2020年全部体检人群的HBsAg阳性率低于2015年(15.7%比20.0%, P=0.007),年龄<20岁人群组的HBsAg阳性率也低于2015年的HBsAg阳性率(1.6%比14.3%, P<0.01),且年龄5~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1.1%,1~4岁儿童的HBsAg均为阴性。2020年县医院门诊和住院就诊的农牧民HBsAg阳性率均低于2015年(15.0%比24.7%, 14.9%比26.4%,均P=0.001)。结论 经过针对性防治,岗巴县藏族农牧民总体和儿童群体的HBsAg阳性率显著降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E-钙黏蛋白表达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
    许俊, 谢国艳, 黄敏
    2021, 26(1):  19-21. 
    摘要 ( 153 )   PDF (679KB) ( 2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可溶性E-钙黏蛋白(soluble E-cadherin,sE-cadherin)表达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54例CHB患者,根据CHB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16例,中度20例和重度1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AST、ALT、sE-cadherin、GSH、MDA、NOX2、SOD和HBV DNA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CHB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CHB组患者血清中AST、ALT、sE-cadherin、MDA、NOX2和HBV DNA浓度增加[AST:(72.59±10.42)、(107.59±8.24)、(160.13±24.84)比(28.51±4.67)U/L,ALT:(64.27±8.91)、(118.43±15.37)、(194.30±12.61)比(24.18±5.64)U/L,sE-cadherin:(566.27±73.16)、(671.51±80.43)、(735.65±43.29)比(309.51±43.28)pg/mL,MDA:(12.58±2.37)、(17.35±3.51)、(24.35±4.18)比(7.59±0.83)nmol/mL,NOX2:(1837.25±106.25)、(2766.52±428.14)、(2766.52±428.14)比(972.58±34.82)pg/mL,HBV DNA:(42.27±8.37)、(76.26±15.52)、(101.64±8.94)lg拷贝/mL],GSH和SOD浓度降低[GSH:(9.92±1.58)、(5.23±0.94)、(3.77±0.51)比(15.16±2.26)ng/mL,SOD:(140.75±15.26)、(127.31±10.58)、(97.35±10.94)比(168.29±24.62)U/mL],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呈相应的变化(P<0.05);血清中sE-cadherin与AST、ALT、HBV DNA、MDA和NOX2呈正相关(r=0.591、0.538、0.675、0.527、458,P<0.05);血清中sE-cadherin与GSH和SOD 呈负相关(r=-0.499、-0.492,P<0.05);将是否为重度CHB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sE-cadherin、HBV DNA和NOX2是重度CHB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HB患者血清中sE-cadherin浓度随疾病程度加重而增加,其与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呈正相关。
    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邓勇, 郭丽霞, 李朝亮, 曾桃, 陶学萍, 黄水根, 欧书强
    2021, 26(1):  22-26. 
    摘要 ( 272 )   PDF (1025KB) ( 3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HBV DNA阳性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LDT)和替诺福韦(TDF)进行母婴阻断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在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Pumed、CBM中检索发表于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的论文,收集我国学者发表的慢性HBV携带者孕妇在妊娠中晚期比较应用LDT和TDF阻断HBV母婴传播疗效的研究,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RCT研究1篇,队列研究9篇,替比夫定组纳入孕妇897例,替诺福韦组纳入孕妇716例,新生儿出生时HBsAg阳性例数分别为11例和2例,OR=1.66,95%CI(0.76,3.62),P=0.21,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无差异OR=17.83,95%CI(-39.47,75.14), P=0.54,新生儿畸形例数分别为6例(0.67%)和1例(0.14%)。结论 高载量HBV DNA慢性HBV携带者孕妇在妊娠中晚期使用LDT或TDF均能明显降低母婴传播风险,两者的母婴阻断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胎儿畸形率均无明显差异,均安全可靠。
    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经治后联合长效干扰素的疗效预测分析
    林彬彬, 肖志鸿, 王菲, 阮清发, 汤钰菁, 欧阳丽娟
    2021, 26(1):  27-32. 
    摘要 ( 385 )   PDF (779KB) ( 3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我院恩替卡韦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疗效及探讨预测疗效的相关指标。方法 选取恩替卡韦治疗至少1年且HBV DNA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48周或延长至72周,观察至96周。结果 共纳入35例患者,分为两组,基线HBeAg阳性组(18例)、HBeAg阴性组(17例),两组基线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例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10例干扰素延长至72周。所有患者HBsAg消失率和HBsAg血清学转换率均为:48周时1/32(3.1%)和0/32(0)、72周时2/32(6.3%)和2/32(6.3%)、96周时3/32(9.4%)和2/32(6.3%);48、72、96周时HBsAg<1 IU/mL患者的比率分别为:6/32(18.8%)、8/32(25.0%)、6/32(18.8%)。24、48、72、96周时 HBsAg下降比率[HBsAg下降比率=(基线HBsAg-第疗程周HBsAg)/基线HBsAg]分别为:53.5%、83.8%、68.4%、62.5%。HBeAg阴性组较HBeAg阳性组的HBsAg消失率、HBsAg转换率、HBsAg下降比率均较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基线、24周、48周HBsAg水平判断48周、96周时是否达到HBsAg清除、HBsAg<1 IU/mL、HBsAg<10 IU/mL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平均值为0.927,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分析:基线HBsAg<1 312 IU/mL,取得48周、96周HBsAg<1 IU/mL的概率大于0;第24周HBsAg<201 IU/mL时,取得48周HBsAg<10 IU/mL及96周HBsAg清除的概率大于0;第48周HBsAg<7.25 IU/mL时,取得96周HBsAg清除的概率大于0。 基线HBsAg<1 500 IU/mL的患者,第24周HBsAg<200 IU/mL的比率达80%,这些患者HBsAg清除率和HBsAg转换率分别为:48周时1/12(8.3%)和0/12(0)、96周时3/12(25.0%)和2/12(16.7%),48周、96周HBsAg<1 IU/mL比率均为6/12(50.0%)。48周、96周HBsAg下降比率高达99.6%、99.2%。结论 对于恩替卡韦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无论基线HBeAg阳性还是HBeAg阴性,可考虑联合干扰素治疗以期提高HBsAg血清学应答率,甚至实现临床治愈目标。基线HBsAg水平较低的患者属于优势人群,24周时HBsAg<200 IU/mL是取得较好HBsAg下降结果的预测因素,根据应答指导治疗,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
    索磷布韦联合维帕他韦在慢性HCV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刘阳, 许莉, 冯友成, 蒋胜昌
    2021, 26(1):  33-36. 
    摘要 ( 196 )   PDF (694KB) ( 2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NS5B抑制剂索磷布韦(sofosbuvir,SOF)和NS5A抑制剂维帕他韦(velpatasvir,VEL)联合持续治疗慢性HCV感染患者12周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HC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OF/VEL片剂的治疗方案,检测观察患者血清HCV RNA 载量、肝功能检测包含AST、ALT、总胆红素(TBil)等,进行药物安全评估。结果 慢性HCV感染患者治疗第4周和第12周后血清AST、ALT、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APRI指数也在患者治疗的第4周和第12周明显下降(P<0.05)。抗病毒治疗2 周后42例(57%)慢性HCV感染患者HCV RNA 低于最低检测下限,在继续治疗4 周、8周和12 周时低于HCV RNA检测下限的患者分别达到64例(89%)、69例(96%)和70例(97%);疗程结束后12周,分别有18例(100%)2型、43例(96%)1b型、6例(75%)3型患者获得SVR。在治疗期间有46例(64%)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为头痛、疲劳、恶心、咳嗽等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 SOF/VEL用于慢性HCV感染患者1b、2a和3型均有效且均有较高的 HCV RNA 转阴率,早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且均为轻微反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腹腔置管灌洗联合腹腔注射抗生素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梁栋, 边绪强, 张鼎
    2021, 26(1):  37-40. 
    摘要 ( 248 )   PDF (686KB) ( 2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置管灌洗联合腹腔注射抗生素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 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SBP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静滴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腹腔置管灌洗联合腹腔注射抗生素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热、腹痛、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记录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时间,肝功能、炎症因子的改善程度,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均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置管灌洗联合腹腔注射抗生素可明显缓解肝硬化SBP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及炎症指标,提高治疗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肝硬化患者APRI与门静脉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左晨艳, 孙连芹, 刘澄, 杨威, 程文芳
    2021, 26(1):  41-43. 
    摘要 ( 234 )   PDF (698KB) ( 3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评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与门静脉压力(PVP)在肝硬化患者中的相关性,探索APRI对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介入治疗的54名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APRI和PVP水平。结果 本研究包括54名患者,中位年龄56岁(范围26~74岁),男性占64.8%。肝硬化的病因中,病毒性30例(55.6%),酒精性3例(5.6%),隐源性和其他21例(38.9%)。PVP中位数为40 cmH2O(范围16~61 cmH2O)。APRI中位数为1.255(范围0.08~4.72)。APRI与PVP显著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356;P=0.008)。APRI预测门脉高压(PVP>30 cmH2O)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为0.881(P=0.001,95%置信区间:0.756~1.000)。APRI≥0.81在预测PVP>30 cmH2O时的敏感度为78.7%,特异性为85.7%,阳性预测值为97.4%,阴性预测值为37.5%,诊断准确率为79.6%。结论 在肝硬化患者中,APRI与PVP之间呈正相关。APRI≥0.81对预测门脉高压具有可接受的准确性,可作为门脉高压无创诊断的血清标志物。
    瞬时弹性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
    冯少阳, 李广明, 苏航
    2021, 26(1):  44-46. 
    摘要 ( 189 )   PDF (680KB) ( 2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瞬时弹性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CHB合并NAFLD患者144例(男98例、女46例),年龄(41.5±8.5)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MedCalc 15.1绘制ROC曲线,计算AUC,采用Z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素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 CHB合并NAFLD患者肝脏硬度(LSM)值肝纤维化F0期(5.4±1.8)kPa,F1期(6.3±2.2)kPa,F2期(8.3±2.5)kPa,F3期(12.0±4.3)kPa,F4期(30.2±5.4)kPa,各肝纤维化分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F4期时AUC值显著高于≥F2期和≥F3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F4期肝纤维化LSM截断点、敏感性、特异性及AUC分别为12.4 kPa、97%、90%及0.9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AST、Alb、TBil、ALP、PLT、PT、HA、LN及CⅣ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相关性(P<0.05)。以LSM值为因变量,上述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Bil(B=0.21,P<0.05)、Alb(B=-0.14,P<0.05)、PT(B=0.27,P<0.05)、CⅣ(B=0.17,P<0.05)为LSM值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回归方程为Y(LSM)=-30.6+0.21×TBil-0.14×Alb+ 0.27×PT+0.17×CⅣ,回归模型方差分析F=16.248(P<0.05),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ibroScan检测LSM值对CHB合并NAFLD患者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Vinculin促小鼠肝星型细胞活化作用
    邹韵涵, 崔慧情, 丘颖琛, 李筱迪, 龙子昕, 曹智铭, 马宁芳, 刘珊珊
    2021, 26(1):  47-50. 
    摘要 ( 454 )   PDF (1020KB) ( 3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Vinculin在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昆明小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5)。实验组皮下注射四氯化碳-粟米油混合液(6 mL/kg) ,2次/周,对照组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粟米油。造模8周后取小鼠中叶肝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检测小鼠肝脏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Desmin,Vinculin在肝内的表达及细胞定位。人源性肝星形细胞系LX-2瞬时转染Vinculin siRNA,qPCR及蛋白质印迹检测敲减Vinculin对desmine、α-SMA的表达的影响,ELISA检测敲减Vinculin后Ⅰ型胶原纤维的生成变化。结果 CCl4处理8周后,小鼠肝脏汇管区及肝小叶周围胶原纤维增多,局部有假小叶生成趋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esmin及Vinculin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nculin特异性表达于活化肝星形细胞胞膜上;qPCR结果显示敲减星形细胞Vinculin表达后,desmine和α-SMA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胶原纤维表达量无明显下降。结论 Vinculin介导肝星形细胞的活化。
    肝癌
    TACE联合纳米粒治疗早期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房启楼, 倪建勋, 范红星, 金戈
    2021, 26(1):  51-54. 
    摘要 ( 241 )   PDF (684KB)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纳米粒在治疗早期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8年1月于阜新矿总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早期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TACE组45例,TACE联合纳米粒治疗组5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癌症复发率,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肝功能及肿瘤因子指标,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疾病客观缓解率(ORR)为58.49%(31/53),疾病控制率(DCR)为86.79%(46/53),TACE组ORR为55.56%(25/45),DCR为84.44%(38/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和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ALT、AST、癌胚抗原(CEA)水平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时联合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为(178.89±8.65) pg/mL,低于TACE组的(211.27±7.9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及2年联合组复发率均低于TACE组(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 TACE术对早期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如加用纳米粒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远期复发率,可能与纳米粒治疗能够降低患者VEGF水平有关。
    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段瑞芳, 杨道坤, 魏帅
    2021, 26(1):  55-59. 
    摘要 ( 205 )   PDF (937KB) ( 3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临床荟萃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计算机上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5月的关于研究TACE联合阿帕替尼与单一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主要的检索数据库包括Sciencedirect 、Pubmed、Embase、考克兰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完成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估。最后,使用Revman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在检索分析后有6篇RCT入组,共308例患者,这些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在TACE+阿帕替尼组和TACE组分别为51.31%和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疾病控制率(DCR)在TACE+阿帕替尼组和TACE组分别为78.95%和52.6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2;而且TACE+阿帕替尼组有较高的半年、1年、2年生存率;阿帕替尼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发热、蛋白尿等,经对症治疗后均有改善,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根据分析得出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是明显的。
    其他肝病
    男性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异常的比较
    季蕾, 范建高, 李锋
    2021, 26(1):  60-63. 
    摘要 ( 146 )   PDF (719KB) ( 2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男性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代谢异常的情况。方法 上海宝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参加体检的职工中,筛选出AFLD和NAFLD患者,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检资料,比较两组的代谢异常包括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此外,定义患有上面三种或三种以上代谢异常的为多元代谢异常,分析其在两组患者中的患病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474例AFLD和764例NAFLD的男性职工。多变量分析发现,AFLD组和NAFLD组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和糖尿病的发病率相近,但是高胆固醇血症更多见于AFLD组(OR=1.469, 95%CI 1.113~1.939, P=0.007);两组间多元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70, 95%CI 0.869~1.855, P=0.217)。在 < 40岁和 > 60岁的两个年龄层次人群中,多元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在AFLD组和NAFL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4.3%比46.2%和79.6%比75.7%,均P>0.05);但是在40~60岁人群中,多元代谢异常在AFLD组的患病率高于NAFLD组(67.4%比52.6%,P=0.001)。结论 男性AFLD患者和NAFLD患者均存在代谢异常。在治疗AFLD患者时,需要识别和治疗伴发的代谢异常从而改善AFLD患者的预后。
    瞬时弹性超声成像在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中的价值
    郭媛, 钟毓东
    2021, 26(1):  64-66. 
    摘要 ( 223 )   PDF (678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超声成像在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间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236例,依据肝脏穿刺纤维化程度,将全部患者分为5组,分别是A组(50例)、B组(47例)、C组(52例)、D组(44例)、E组(43例)。肝脏穿刺1周内,应用瞬时弹性超声成像对肝硬度值(LSM)进行检测。比较5组患者LSM,对LSM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所有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绘制。计算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时,其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A组LSM为(5.14±1.51)kPa,B组LSM为(7.42±1.48)kPa,C组LSM为(9.34±1.63)kPa,D组LSM为(11.82±1.66)kPa,E组LSM为(13.61±1.65)kPa。5组LSM由低至高排序,依次为A组、B组、C组、D组、E组,且5组间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运用Logistic线性回归对LSM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LSM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正相关(r=0.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C组、D组、E组的AUC分别为0.761、0.871、0.910、0.932,诊断界值分别为6.33kPa、7.78kPa、9.14kPa、10.93kPa,特异度分别为82.4%、79.3%、95.1%、98.5%,灵敏度分别为73.1%、76.3%、88.2%、89.5%。结论 瞬时弹性超声成像技术在应用于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尤其应用于S3、S4期的肝纤维化,其特异度、灵敏度都较高。
    血清omentin-1和vaspin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苏秀丽, 王同生, 张英剑
    2021, 26(1):  67-70. 
    摘要 ( 160 )   PDF (693KB) ( 2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脂肪因子网膜蛋白-1(omentin-1)、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关系。方法 138例NAFLD患者(NAFLD组),B超检查证实脂肪肝,12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记录身高、体质量、腰围(WC),体质指数(BMI),检验血生化,及omentin-1、vaspin、IL-6和CR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的vaspin水平升高,omentin-1水平下降,IL-6、CRP水平增高(均P<0.05)。相关分析: vaspin水平分别与腰围、LDL-C、CRP、IL-6成正比(r值为0.231~0.341,均P<0.05);与HDL-C、omentin-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1,-0.246,均P<0.05)。血清omentin-1水平与腰围、CRP、IL-6呈负相关(r值为别-0.238~-0.319,均P<0.05),与HDL-C呈正相关(r=0.326,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 omentin-1、vaspin、腰围、CRP、IL-6为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相关因素[β值1.471~2.012,OR值(1.021~3.012),95%CI(1.431~4.979),均P<0.05]。结论 NAFLD患者omentin-1、vaspin、IL-6、CRP和健康组不同。Vaspin可能是NAFLD发生的预测因子,而omentin-1可能是预防NAFLD发生的保护性因子。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有关,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40例临床分析
    房春晓, 陈敏霞, 杨峰霞, 谭丽梅, 叶家卫, 徐翼
    2021, 26(1):  71-74. 
    摘要 ( 230 )   PDF (690KB) ( 2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的临床特征、SLC25A13基因突变类型及早期预后,以提高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NICCD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结果及治疗转归,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下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NICCD患儿出生体重偏低(2.92±1.01)kg,以黄疸为首诊原因,伴圆胖脸(31/40,77.50%)、肝大(25/40,62.50%)、脾大(10/40,25.00%)及生长发育迟缓(13/40,32.50%)。AST、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均100%升高,同时伴有高乳酸(37/40,92.50%)、低蛋白血症(36/40,90.00%)、低血糖(26/40,65.00%)、贫血(18/40,45.00%)等改变,可伴血串联质谱及尿气相色谱质谱有机酸分析异常。SLC25A13基因分析发现8种突变类型,最常见的类型为Ⅰ型(37/40,92.50%)、Ⅲ型(10/40,25.00%)、Ⅹ型(9/40,22.50%)突变,纯合突变以Ⅰ型纯合突变为主(19/20,95.00%)。经改变喂养方式等治疗,患儿病情逐渐缓解,主要肝功能指标于治疗1个月时54.80%(17/31)的患儿恢复正常,治疗1年时97.50%(39/40)患儿恢复正常。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2周时,无乳糖并强化MCT配方奶粉喂养组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优于单纯无乳糖配方奶粉喂养组。结论 NICCD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生长发育迟缓等;常见的SLC25A13基因突变类型为Ⅰ型、Ⅲ型和Ⅹ型。
    短篇论著
    肝衰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董方红, 李平, 席佩佩, 姚海云, 季玉菡, 纪付红, 姚佳钰, 程良萍
    2021, 26(1):  75-77. 
    摘要 ( 292 )   PDF (725KB) ( 2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肝衰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解放军81医院肝病中心住院发生院内感染的26例肝衰竭患者资料,并收集同期住院符合研究条件的156例肝衰竭患者资料。分别比较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功能、血常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治229例肝衰竭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26例,发生率为11.4%。发生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系统12例(46.2%)、消化系统6例(23.1%)、血液系统4例(15.4%);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分别占23.1%、15.4%和15.4%。肝衰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与否的相关因素有: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和MELD评分(P均<0.05)。其中白细胞计数和MELD评分是影响肝衰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ELD评分较高和白细胞计数较高的肝衰竭患者容易发生院内感染,需引起足够重视。
    太原地区肝硬化主要病因调查及其特点分析
    郭小青, 李双双, 梁朝朝, 王倩晖
    2021, 26(1):  78-80. 
    摘要 ( 233 )   PDF (672KB) ( 2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目前太原地区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和特点,为太原地区肝硬化的防控取得可靠的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近年因肝硬化首次住院的457例患者的病因构成比、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特点。结果 457例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的病因构成为乙肝肝硬化302例(66.08%);丙肝肝硬化66例(14.44%);隐源性肝硬化44例(9.63%);自身免疫性肝硬化27例(5.91%),其中包括23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及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18例(3.94%)。其中乙肝肝硬化农村患者居多,年龄明显低于其他组,发病人群呈年轻化;隐源性肝硬化和自免性肝硬化患者发病年龄主要在60岁以上;乙肝肝硬化(57.3%)和丙肝肝硬化(68.2%)患者有明确暴露史。结论 乙型和丙型肝炎是目前太原地区肝硬化的主要病因,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仍是降低肝硬化发生率的有效措施,隐源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的上升趋势也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病理分期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李爱敏, 曹斌
    2021, 26(1):  81-83. 
    摘要 ( 325 )   PDF (672KB) ( 2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病理分期与临床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4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明确患者病理分期,并对患者行实验室检查,包含肝脏生物化学及免疫学指标检测、凝血功能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等,对比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临床检验水平。结果 Ⅲ~Ⅳ期患者的血清胆质酸(TBA)、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AL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两组的免疫球蛋白M(IgM)、抗线粒体抗体(AMA)滴度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TBA、TBil、ALP、GGT、ALT、PT等指标均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不同病理分期的TBA、ALP、TBil、GGT、ALT、PT等临床指标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临床可通过检测这些指标水平来判断患者病理分期,为临床制订诊疗方案和疾病评估提供依据。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庄云英, 张海燕, 曾清芳
    2021, 26(1):  84-86. 
    摘要 ( 242 )   PDF (675KB) ( 3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现状
    金倩, 杨菁, 范建高
    2021, 26(1):  87-88. 
    摘要 ( 175 )   PDF (650KB) ( 3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HBV RNA在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停药中的作用
    王扬, 郑素军, 段钟平
    2021, 26(1):  89-91. 
    摘要 ( 126 )   PDF (678KB) ( 2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1例亚急性肝衰竭继发肝硬化患者非肿瘤性CA19-9水平显著升高
    王春妍, 张彦, 郭远强, 文君, 李嘉
    2021, 26(1):  92-92. 
    摘要 ( 207 )   PDF (620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剂量含氯泡腾消毒片饮用水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炎样肝损伤1例
    刘彦, 张宇迪, 骆成俊, 杜迪, 李昊
    2021, 26(1):  93-94. 
    摘要 ( 258 )   PDF (733KB) ( 3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肝脓肿病原体2例
    刘苗霞, 黎倍伶, 李俊缨, 钟涛, 程笑, 李文飞, 蒋秀华, 周玲, 李晖, 陈金军
    2021, 26(1):  95-96. 
    摘要 ( 152 )   PDF (1064KB) ( 3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