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酶学指标在评估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评价
孙元培, 郭晓霞, 钤培国, 廉晓晓
2018, 23(5):
416-420.
摘要
(
150 )
PDF (1100KB)
(
7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血清酶学指标在评估不同病因、不同分期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以期寻找影响不同病因肝硬化的相关因素及血清酶学指标评价肝硬化程度的优化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住院部确诊为肝硬化患者267例,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HBC)17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C-related cirrhosis,HCV肝硬化)3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42例,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LC)22例。测定各血清指标,用FibroScan检测肝脏硬度值(LSM)进行分期,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病因肝硬化的发病率、性别、年龄、部分生化指标及诊断模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本研究与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中国“北方”地区住院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相比较,HBC、HCV肝硬化的构成比逐年下降,而PBC、ALC的构成比不断上升;(2)本研究中HBC基础年龄较低,与其显著相关的生化指标从高到低依次是PCⅢ,HA,CⅣ,AST,GGT,INR(r=0.751、r=0.718、r=0.700、r=0.631、r=0.598、r=0.501,P<0.05);(3)与HCV肝硬化显著相关的生化指标依次是HA,CⅣ,PCⅢ,INR(r=0.637、r=0.619、r=0.566、r=0.543,P<0.05);(4)PBC大多为中老年女性,与PBC显著相关的生化指标依次是PCⅢ,HA,CⅣ(r=0.677、r=0.640、r=0.567,P<0.05);(5)ALC大多为男性,且AST/ALT比值、GGT相对于其他肝硬化显著增高,在与其他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与ALC显著相关的生化指标是PCⅢ,CⅣ(r=0.640、r=0.615,P<0.05);(6)在各诊断模型(RPR、FIB-4指数、APRI 评分、Forns指数)中,各病因肝硬化均与APRI相关性最高,且AUROC面积>0.814。另一方面各项生化指标在不同LSM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分期加重、肝功能障碍愈加明显。结论 LSM不同分期与各血清酶学指标,尤其血清肝纤维化系列指标(PCⅢ,HA,CⅣ,LN)具有高度一致性,对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有较高准确性;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存在各血清酶学指标的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