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4-30
    前沿、探索与争鸣
    原发性肝癌系统治疗新进展
    李友炳, 江家骥
    2021, 26(4):  349-352. 
    摘要 ( 149 )   PDF (751KB) ( 8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谈肝癌免疫治疗新进展
    蒋贝格, 周伟平
    2021, 26(4):  353-354. 
    摘要 ( 182 )   PDF (653KB) ( 5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加急性肝衰竭全球疾病负担及地域性差异研究进展
    张宸溪, 耿嘉蔚, 谢青
    2021, 26(4):  355-357. 
    摘要 ( 136 )   PDF (1272KB) ( 4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020年度精彩回顾
    金倩, 范建高
    2021, 26(4):  358-359. 
    摘要 ( 172 )   PDF (644KB) ( 3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星状细胞衰老对肝细胞癌发生的影响
    徐贤军, 陆伦根
    2021, 26(4):  360-360. 
    摘要 ( 169 )   PDF (637KB) ( 3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肾病与肝硬化
    宦红娣
    2021, 26(4):  361-363. 
    摘要 ( 186 )   PDF (836KB) ( 2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损伤
    中草药与西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对比研究
    王艳, 王昱, 王岚, 田秋菊, 杨瑞园, 李柯鑫, 刘立伟, 王晓明, 王宇, 欧晓娟, 贾继东, 赵新颜
    2021, 26(4):  364-369. 
    摘要 ( 285 )   PDF (707KB) ( 4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中草药或保健品与西药致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住院的DILI患者临床数据。根据致肝损伤药物种类, 分为中草药或保健品组、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组(即同时服用中草药或保健品+西药)。比较3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肝损伤类型、肝脏生化、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临床转归异同。连续变量采用ANOVA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 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结果 共纳入596例DILI患者。中草药或保健品组348例(58.4%)、西药组137例(23.0%)、中西药联合组111例(18.6%)。中草药或保健品组药物组成以保健、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系统用药最多, 占总数的62.6%;西药组以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心血管系统用药、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最多, 占68.6%;中西药联合组以中草药或保健品联合抗生素或NSAIDs最多, 占75.7%。中草药或保健品组、中西药联合组、西药组, 肝细胞损伤型分别为288例(82.8%)、85例(76.6%), 98例(71.5%)、混合型及胆汁淤积型分别为60例(17.3%)、26例(23.4%)、39例(2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2, P=0.039)。中草药或保健品组ALT、AST高于西药组,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低于西药组。中草药或保健品组、中西药联合组、西药组ALT分别为688.4(420, 1156.0)U/L、694.3(348.5, 1010.8)U/L、495.0(300.0, 926.0)U/L, (F=13.681, P=0.001);AST分别为507.5(216.0, 822.0)U/L、467.5(158.8, 794.7)U/L、325.5(187.0, 677.2)U/L, (F=8.912, P=0.012);ALP分别为172.0(123.3, 235.3)U/L、188.0(144.6, 276.3)U/L、186.0(141.0, 349.3)U/L, (F=8.801, P=0.012);GGT分别为209.0 (119.0, 350.5) U/L、219.0 (146.5, 367.5) U/L、289.0 (136.8, 519.8) U/L, (F=10.945, P=0.004)。3组严重程度(χ2=1.841, P=0.986)和临床结局(χ2=6.135, P=0.4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致肝损伤以保健、骨关节、消化及皮肤系统用药最多见;西药以抗微生物药、心血管系统药、NSAIDs最多见;中西药联合组以中草药联合抗微生物药、NSAID最多见。与西药相比, 中草药或保健品肝细胞损伤型比例更高, 患者的ALT、AST升高, ALP、GGT降低;临床结局无显著差异。
    116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洪佳妮, 傅瑞春, 黄炳川
    2021, 26(4):  370-374. 
    摘要 ( 212 )   PDF (679KB) ( 6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泉州市中医院2015年至2019年116例DIL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分析DILI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饮酒史, 可疑药物及其关联性评价, DILI的临床症状、临床分型、严重程度和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116例DILI患者男女比例1∶1.15, 年龄主要集中在41~70岁;引起DILI的主要药物依次是中成药、抗菌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抗甲状腺药、抗肿瘤药物等, 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共计172例次(83.50%);RUCAM量表评价结果以很可能为主共计59例(50.86%);临床症状以乏力、身目黄染、尿黄、口干及食欲减退、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居多, 40例患者无症状;DILI中肝细胞损伤型比例最高为102例(87.93%)、胆汁淤积型次之为11例(9.48%)、混合型最少为3例(2.59%), 3种分型之间的ALT、ALP、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51、109.50、39.27, P<0.05);严重程度分级以1级肝损伤为主共计88例(75.86%);DILI临床转归良好, 痊愈及好转率达93.11%。结论 多种药物可引起DILI, 最主要药物为中成药, DILI临床症状无特异, 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CDK抑制剂(AT7519)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刘彦君, 黄鹤鸣, 付荣, 石翠翠, 范建高, 张元元, 罗成, 李光明
    2021, 26(4):  375-378. 
    摘要 ( 145 )   PDF (952KB) ( 3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AT7519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 不同浓度(20 μmol、10 μmol、5 μmol)AT7519预处理1 h再以LPS刺激4 h, RT-qPCR检测AT7519对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此外, 建立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模型, 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干预组, 检测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 并行HE、免疫组化染色评估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以及RT-qPCR检测肝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 LPS刺激模型组IL-6、IL-1β和TNF-α的mRNA分别为(299.8±6.1)、(8198±360.1)、(172.0±5.9), 较正常对照组(1.1±0.1)、(1.1±0.0)、(1.0±0.0)显著升高(P<0.05);而不同浓度AT7519干预组均可显著下调上述促炎细胞因子, 20 μmol AT7519处理组IL-6、IL-1β和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6.5±0.4)、(275.2±10.4)、(41.5±1.0), 10 μmol AT7519处理组为(36.7±5.4)、(1585±26.0)、(106.2±12.2), 5 μmol AT7519处理组为(71.7±7.1)、(1615±77.9)、(147.8±11.5), 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模型中, 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分别为(1116±197.0)U/L、(966±157.3)U/L, AT7519干预组ALT、AST水平分别为(230.6±103.1)U/L、(247.8±110.7)U/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分析结果显示, 模型组肝组织可见肝细胞大片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 干预组小鼠上述病理变化均明显减轻。此外, 干预组小鼠肝组织促炎细胞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为(1.6±0.7)、(1.6±0.5)、(2.1±0.9)较模型组的(10.7±5.3)、(4.6±1.5)、(16.4±3.0)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 AT7519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病毒性肝炎
    上海市外籍入境旅游人员中HBV感染者情况调查
    张小霞
    2021, 26(4):  379-380. 
    摘要 ( 201 )   PDF (707KB)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外籍入境旅游人员中HBV感染者情况。方法 对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接待大厅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待的外籍入境旅游人员中的65例HBV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受试者中男性35例(53.85%), 女性30例(46.15%);>60岁21例(32.31%), 51~60岁16例(24.61%), 41~50岁14例(21.54%), 31~40岁8例(12.31%), 18~30岁4例(6.15%), <18岁2例(3.08%)。国籍分布中印度10例(15.38%), 英国7例(10.77%), 法国/美国各6例, 韩国/加拿大各5例, 日本/德国/土耳其各4例, 意大利/墨西哥/西班牙/荷兰各3例;入境时间分布, 4~6月份20例(30.77%), 10~12月份18例(27.69%), 1~3月份16例(24.62%), 7~9月份11例(16.92%);HBV感染史分布中6~12个月29例(44.62%), 13~36个月24例(36.92%), >36个月12例(18.46%)。结论 上海市外籍入境旅游人员HBV感染者性别相近, 年龄>60岁、印度籍、4~6月份入境、感染史为6~12个月者占比较高, 需针对上述情况加强防控。
    FibroScan评价ALT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价值
    田颖颖, 丁洁, 徐毅明
    2021, 26(4):  381-383. 
    摘要 ( 189 )   PDF (661KB) ( 2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瞬时弹性诊断仪(FibroScan)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ALT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对照组(28例, 复方甘草酸苷+五酯胶囊+双环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 DNA)、FibroScan值。结果 治疗12个月后, 两组ALT、AS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 观察组HBV DNA、FibroScan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且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ibroScan对ALT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肝癌
    非HBV和HC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苏丹, 张伟伟
    2021, 26(4):  384-387. 
    摘要 ( 176 )   PDF (674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非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NBNC-HC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HCC患者94例。其中血清HBsAg、抗-HCV均为阴性HCC患者26例(NBNC-HCC组);血清HBsAg或抗-HCV为阳性HCC患者68例(非NBNC-HCC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BNC-HCC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NBNC-HCC组患者年龄(69.7±12.3)岁, 非NBNC-HCC组年龄(62.4±8.3)岁,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 P<0.05);NBNC-HCC组患者AFP 90.5(65.8, 234.0)ng/mL, 非NBNC-HCC组AFP 219. 5(95.0, 318.3)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83, P<0.05);NBNC-HCC组患者ALT(26.6±14.7)U/L, 非NBNC-HCC组ALT(38.5±1.7)U/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 P<0.05);NBNC-HCC组患者Child-Pugh A级23例(88.5%), Child-Pugh B级3例(11.5%), 非NBNC-HCC组患者Child-Pugh A级46例(67.6%), Child-Pugh B级22例(3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 P<0.05);NBNC-HCC组患者有血管侵犯3例(11.5%), 无血管侵犯23例(88.5%);非NBNC-HCC组患者有血管侵犯29例(42.6%), 无血管侵犯39例(5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 P<0.05);NBNC-HCC组患者肿瘤边界界清17例(65.4%), 肿瘤边界界不清9例(34.6%);非NBNC-HCC组患者肿瘤边界界清17例(25.0%), 肿瘤边界界不清51例(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 P<0.05);NBNC-HCC组患者有肿瘤包膜22例(84.6%), 无肿瘤包膜4例(15.4%);非NBNC-HCC组患者有肿瘤包膜32例(47.1%), 无肿瘤包膜36例(5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AFP、Child-Pugh分级、血管侵犯、肿瘤边界及肿瘤包膜是NBNC-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FP、Child-Pugh分级、血管侵犯、肿瘤边界及肿瘤包膜是影响NBNC-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Gd-EOB-DTPA增强MRI联合残余肝脏体积测定在肝切除术前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贠桂侠, 陆松, 孟春
    2021, 26(4):  388-391. 
    摘要 ( 165 )   PDF (750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联合残余肝脏体积测定在肝切除术前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Gd-EOB-DTPA增强MRI以及模拟肝切除并进行残余肝脏体积测定, 并观察患者术后的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15例肝癌肝切除患者, 其中56例患者发生了术后肝功能不全, 发生率为13.5%。单因素分析分析发现术后肝功能不全组患者的术前血小板水平(P=0.036)及残余肝脏体积率(remnant liver volume rate, RLVR)× Gd-EOB-DTPA肝脏实际摄取信号强度(TSI)(P=0.012)明显低于良好组。术后肝功能不全组患者的肝门阻断时间(P=0.049)及术中出血量(P=0.032)明显高于术后恢复良好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RLVR × TIS是肝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唯一危险因素。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联合残余肝脏体积测定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 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手段。
    长链非编码RNA CCAT1可作为肝细胞癌血浆标志物并预测其治疗效果
    张彬彬, 郁皓, 曹斐, 吴晓霞, 单永锋, 王昊楠, 刘慧
    2021, 26(4):  392-394. 
    摘要 ( 145 )   PDF (661KB) ( 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水平, 及其介入或射频治疗前后的变化, 探讨其作为HCC的诊断或预后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66例HCC患者及50例健康成人血液标本, 其中37例HCC患者经介入或射频治疗, 同时收集治疗后1个月左右血液标本, 应用qRT-PCR方法分别检测HCC患者和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液中CCAT1表达水平, 比较了37例HCC患者介入或射频治疗后的CCAT1表达水平。结果 CCAT1在HCC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6), 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95%CI:0.692~0.873, P<0.001), 对HCC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37例HCC患者经射频消融或肝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浆中CCAT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03)。临床病例特征分析发现, 血浆中CCAT1的表达水平越高则HCC患者的BCLC分期越高。结论 本研究显示CCAT1在HCC患者血浆中高表达, 可作为HCC的血浆标志物, 并可预测其治疗效果。
    寡糖链检测对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李芳芳, 翁亚丽, 李响, 王茜, 浦立勇, 刘凌翔, 杨芬, 孙阿雷
    2021, 26(4):  395-399. 
    摘要 ( 264 )   PDF (867KB) ( 3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寡糖链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435名受试者的血清及相关资料, 共分为五组, 其中健康对照组(HC)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105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60例、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组70例, 肝细胞癌(HCC)组120例。使用寡糖链检测试剂盒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寡糖链相对含量(G值), 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定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定性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寡糖链检测(G-Test)和AFP的诊断价值。结果 HCC组患者血清中G值显著高于CHB组、LC组、HC组及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组(P均<0.001)。G值、AFP在本组HCC诊断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801, G值与AFP呈正相关(P<0.001), 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AFP诊断效能(AUC为0.928, P<0.001)。G-Test在区分HCC组及良性肝病组(BLD)的诊断敏感度为85.83%, 显著高于AFP。G-Test在区分HBV相关性HCC组与非HCC组、HC组、CHB组、LC组的AUC值分别是0.901、0.938、0.897、0.857。在早期HCC诊断中, G-Test检测敏感度均显著高于AFP(P<0.05)。分别以常用AFP水平20、200、400 ng/mL为阴性界值, G-Test在AFP阴性肝癌患者中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90.00%、87.72%、86.96%。结论 G-Test敏感度较好, 是HBV相关性HCC的有效辅助检测方法, 与AFP联合检测效能更好。
    肝纤维化/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纤维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季媛媛, 陈艳清, 程琳, 周海东
    2021, 26(4):  400-402. 
    摘要 ( 254 )   PDF (677KB) ( 2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发现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活组织检查(肝活检)纤维化程度具有相关性的常规指标。方法 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肝活检的纤维化程度分为较低组(N=49例)和较高组(N=37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 性别, 入院后24 h内血常规、肝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定量、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AFP)、肝纤维化四项等指标。将有差异的指标作为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危险因素, 并计算肝活检纤维化程度与其危险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HBeAg滴度、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率、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凝血酶原时间为肝活检纤维化程度的危险因素(P=0.001, OR=2.80, 95%CI:1.53~5.10)。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 凝血酶原时间和肝活检纤维化程度存在线性关系[P=0.000, 相关系数(CC)=0.404]。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活检的纤维化程度。
    改良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生长抑素及泮托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观察
    张云, 朱荣兰, 吴兆华, 龚沈初
    2021, 26(4):  403-406. 
    摘要 ( 219 )   PDF (672KB) ( 3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生长抑素、兰索拉唑等治疗门静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55例EGVB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补液扩容、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PPI)等治疗,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改良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 观察两组的各时点止血成功率、疗效指标、疾病转归指标和副损伤。结果 观察组在1 h、2 h、4 h、8 h和12 h的各时点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出血控制时间、再出血率、输血量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 门静脉压力和Child-Pugh分级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未出现严重副损伤。结论 对EGVB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改良的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 可显著提高止血效果, 改善肝脏功能, 减少并发症率, 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其他肝病
    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同步检测动脉端管路血与外周静脉血中凝血指标的临床意义
    耿华, 钟蕊, 徐曼曼, 李爽, 周莉, 陈煜
    2021, 26(4):  407-409. 
    摘要 ( 185 )   PDF (659KB) ( 2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同步检测动脉端管路血与外周静脉血凝血指标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治疗的肝病患者20例次, 在固定的肝素抗凝给药方案下, 同步采集动脉端管路血和外周静脉血标本进行凝血指标检测, 比较两个部位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 DPMAS治疗过程中20例次患者外周静脉血APTT为(103.6±44.7) s, 动脉管路血为(105.2±54.2) 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3, P=0.331);在外周静脉血中有6例次出现APTT>400 s(未凝集状态), 动脉端管路血中有5例次未凝集现象, 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 结果显示kappa系数为0.875(P<0.01), 两组未凝集率一致。20例次DPMAS均顺利完成治疗, 仅1例患者出现穿刺处渗血, 4例患者因跨膜压增加而追加肝素。结论 在人工肝治疗肝素抗凝相关研究中凝血指标的评价可以用动脉管路血替代外周静脉血;肝素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评估及调整。
    单独抗病毒与抗病毒+激素治疗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价值
    梁瑾, 王婧婧, 孙真真
    2021, 26(4):  410-412. 
    摘要 ( 153 )   PDF (661KB) ( 2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单独抗病毒与抗病毒+激素治疗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HBV-GN患儿82例, 患儿入院后依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1例与B组41例。B组给予环磷酰胺片治疗, 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两组用药6个月后评估临床治疗效果, 对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ALT、AST、肾小球滤过率(GFR)、白蛋白水平变化, 及其在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 80.49%(33/41)比58.54%(24/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3、6个月ALT、AST水平分别为(49.21±8.02)U/L、(72.23±8.02)U/L、(35.43±5.11)U/L、(42.30±4.12)U/L, 低于治疗前的(74.53±12.43)U/L、(82.74±10.25)U/L及B组治疗后的(54.72±8.45)U/L、(77.21±8.54)U/L、(42.56±5.58)U/L、(48.53±5.83)U/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3、6个月GFR、白蛋白水平分别为(69.42±13.66)mL·min、(28.54±7.21)g/L、(84.22±15.54)mL·min、(33.52±8.06)g/L, 高于治疗前的(58.21±10.53)mL·min、(20.35±5.13)g/L及B组治疗后的(63.25±12.53)mL·min、(24.53±6.18)g/L、(75.58±14.85)mL·min、(29.54±7.25)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7.07%(7/41)和9.76%(4/4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独抗病毒治疗相比, 抗病毒+激素方案用于HBV-GN患儿可更好的改善肝肾功能, 临床疗效显著, 且用药安全。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HbA1C水平与超声引导穿刺干预效果的关系
    张玮, 葛辉, 孙医学
    2021, 26(4):  413-416. 
    摘要 ( 182 )   PDF (829KB) ( 3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超声引导穿刺干预效果的关系。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 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根据HbA1c控制效果将56例患者分为控制良好组(HbA1c<7%)、控制一般组(7%≤HbA1c≤9%)和控制差组(HbA1c>9%)。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A1c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56例患者中控制良好组20例, 控制一般组和控制差组各18例。55例获得临床恢复。3组临床康复时间分别为(13.2±6.9)d、(18.7±7.4)d、(22.0±9.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2, P=0.002)。HbA1c与临床恢复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性(r=-0.519, P<0.01)。术后1周和2周时控制良好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控制良好组腹水、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及急性肾衰竭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控制差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尿微量蛋白(mAlb)及血尿酸(SUA)是HbA1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HbA1C与超声引导下PCD效果密切相关, HbA1c水平受SUA、血糖及肾功能影响, 临床应引起重视。
    N-乙酰半胱氨酸对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
    罗婷, 张粉, 白燕, 张林颖
    2021, 26(4):  417-420. 
    摘要 ( 249 )   PDF (669KB) ( 2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N-乙酰半胱氨酸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西京医院收治的11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行PTCD术以解除胆道梗阻, 根据术后接受的治疗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分别为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静脉注滴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7 d肝功能指标、胆道梗阻指标及肾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 术前1 d,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和胆道梗阻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TBA)水平以及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转铁蛋白(TR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 d相比, 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ALT、AST、γ-GT、ALP、TBil、DBil、TBA水平以及尿Alb、RBP、TRF水平均降低(P<0.05);且术后7 d观察组血清ALT、AST、γ-GT、ALP、TBil、DBil、TBA水平以及尿Alb、RBP、TR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对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患者的肝肾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临床价值较高。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PBMC中Caspase-1与IL-18水平观察
    汪玉龙, 郝维敏, 郭志国, 王晶, 刘志
    2021, 26(4):  421-423. 
    摘要 ( 226 )   PDF (663KB) ( 2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与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4例PBC患者纳入研究对象, 设为观察组, 另外选取我院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54名纳入研究对象, 设为健康组。患者(治疗前)与志愿者入院后抽取EDTA-K2抗凝全血, 分离PBMC后行定量PCR扩增, 检查Caspase-1、IL-18的mRNA水平。对比两组及不同肝硬化分级患者Caspase-1、IL-18水平差异, 随后通过Spearman系数分析Caspase-1、IL-18水平与肝硬化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Caspase-1、IL-18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不同患者Caspase-1、IL-18水平观察, C级>B级>A级, 差异均有P<0.05。Caspase-1、IL-18水平与肝硬化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PBC患者PBMC内Caspase-1、IL-18水平明显增高, 且Caspase-1、IL-18水平表达与肝硬化分级呈正相关, Caspase-1、IL-18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的meta分析
    李贲, 纪世博, 赵莹莹, 程丹颖, 李炜, 欧蔚妮, 邢卉春
    2021, 26(4):  424-428. 
    摘要 ( 253 )   PDF (1472KB) ( 3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从PubMed、Medline、Embase 英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网、知网中文数据库检索有关双环醇和NAFLD的相关文献, 筛选文献后并提取数据, 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19年12月, 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表的评价文献的质量, 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 共873例患者, 其中试验组446例, 对照组427例, 在双环醇治疗2个月至6个月后, NAFLD患者血清ALT明显下降(WMD=-13.19, 95%CI:-22.0~-4.37, P=0.003);在治疗24周至6个月后, NAFLD患者血清TG明显下降(WMD=-0.38, 95%CI:-0.74~-0.02, P=0.04);在治疗24周至6个月后, NAFLD患者血清TC明显下降(WMD=-0.21, 95%CI:-0.37~-0.06, P=0.007)。结论 双环醇可有效降低NAFLD患者血清中ALT、TG、TC水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Chemerin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高海丽, 杨道坤, 梁海军, 王新伟, 王燕平, 陈宝鑫
    2021, 26(4):  429-434. 
    摘要 ( 152 )   PDF (743KB) ( 3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Chemerin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6例NAFLD患者和体检中心35例健康体检者, 其中NAFLD患者CIMT≥1.0 mm定义为ACIMT组, CIMT<1.0 mm定义为NCIMT组, 健康体检者定义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BMI、吸烟史、合并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FBG、TC、TG、HDL-c、LDL-c、HbA1c、FPG、FINS、HOMA-IR、ALT、AST、UA、Chemerin和CIMT的差异, 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 NAFLD患者IMT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血清Chemerin水平诊断NAFLD患者IMT≥1.0 mm的临床效能采用ROC曲线评估。结果 TG、LDL-c、FINS、HOMA-IR、ALT、AST、Chemerin在对照组、NCIMT组和ACIMT组中依次升高, 组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FPG、UA和CIMT在对照组和NCIMT组中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和NCIMT组相比较, ACIMT组中FPG、UA和CIMT均显著升高(P<0.05)。NAFLD患者CIMT水平与TG、LDL-c、HOMA-IR、UA和Chemerin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0.322、0.474、0.354、0.365和0.48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TG(OR=4.221)、HOMA-IR(OR=1.353)、LDL-c(OR=5.548)和Chemerin(OR=8.015)是NAFLD患者CIMT的危险因素。血清中Chemerin表达水平诊断NAFLD患者CIMT≥1.0 mm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95% CI:0.813~0.942, P<0.000), 当截断值为265.29 ng/mL时, 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3.24%和95.25%。结论 Chemerin是NAFLD患者CIMT增厚的一项危险因素, 其可作为临床上检测NAFL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生物学标志物。
    MicroRNA-194缓解高脂环境下肝细胞脂质沉积、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罗昕, 徐梓馨, 周璀, 徐铭益
    2021, 26(4):  435-438. 
    摘要 ( 227 )   PDF (1221KB) ( 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microRNA-194(miR-194)缓解高脂环境下肝细胞脂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低脂饲料(low-fat diet, LFD)及高脂饲料(high-fat diet, HFD)喂养构建对照组及脂肪肝小鼠模型, HE染色、油红染色观察建模情况。qPCR检测二组小鼠肝组织中miR-194、促脂质合成因子SCD1、ACC、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水平。棕榈酸(palmitic acid, PA)刺激肝细胞株LO2, 过表达miR-194后qPCR检测人肝细胞系LO2细胞内SCD1、ACC、TNF-α、IL-6表达水平, 油红染色检测LO2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 免疫荧光检测LO2细胞内TNF-α变化。结果 脂肪肝小鼠模型构建成功。与LFD组小鼠相比, HFD组小鼠miR-194表达明显降低[LFD:1.000±0.147 vs HFD: 0.634±0.116, (t=3.478, P=0.025)]。SCD1、ACC1表达明显升高[SCD1 LFD:1.000±0.287 vs HFD:1.658±0.216, (t=4.802, P=0.009);ACC LFD:1.000±0.252 vs HFD: 1.851±0.245, (t=4.194, P=0.015)], TNF-α、IL-6表达明显升高[TNF-α LFD:1.000±0.172 vs HFD:1.952±0.147, (t=7.288, P=0.002); IL-6 LFD:1.000±0.207 vs HFD:1.452±0.108, (t=3.242, P=0.029)]。在高脂环境下, 过表达miR-194后, qPCR结果显示LO2细胞内SCD1、ACC表达明显下降[SCD1 miR-NC:1.000±0.149 vs miR-194:0.625±0.112, (t=3.340, P=0.029); ACC miR-NC:1.000±0.204 vs miR-194:0.572±0.124, (t=3.105, P=0.038)], TNF-α、IL-6表达明显减少[TNF-α miR-NC:1.000±0.149 vs miR-194:0.563±0.059, (t=4.723, P=0.009); IL-6 miR-NC:1.000±0.156 vs miR-194:0.685±0.112, (t=2.853, P=0.048)]。油红染色显示LO2细胞内脂质沉积明显减少,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细胞内TNF-α表达明显下[miR-NC:1.000±0.124 vs miR-194: 0.655±0.152, (t=3.020, P=0.039)], 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miR-194可以延缓肝细胞内脂质沉积, 减轻高脂处理诱导的炎症反应, 延缓脂肪肝的进展, 这可能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新靶点。
    短篇论著
    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临床治愈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晴晴, 丁洁, 王辉
    2021, 26(4):  439-441. 
    摘要 ( 131 )   PDF (659KB) ( 3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临床治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97例HBsAg阳性的CHB患儿, 根据抗病毒治疗后是否发生临床治愈, 分为临床治愈组和非临床治愈组, 将性别、年龄、ALT、AST、TBil、HBsAg-QN、HBV DNA等指标进行比较, 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及临床上影响抗病毒治疗的相关指标进行Logical回归分析, 确定HBeAg阳性的CHB患儿临床治愈的影响因素。结果 临床治愈组的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临床治愈组比较临床治愈组ALT、TBil的水平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cal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性别(OR=0.674, 95%CI:0.210~2.169, P>0.05)、年龄(OR=1.923, 95%CI:1.447~2.556, P<0.05)、ALT(OR=0.997, 95%CI:0.992~1.002, P>0.05)、TBil(OR=1.049, 95%CI:0.945~1.164, P>0.05)、HBsAg-QN(OR=1.000, 95%CI:1.000~1.000, P>0.05)、HBV DNA(OR=0.940, 95%CI:0.577~1.531, P>0.05)。结论 年龄是影响HBeAg阳性CHB患儿临床治愈的独立因素。
    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袁玲, 杨永耿, 马颖才
    2021, 26(4):  442-443. 
    摘要 ( 156 )   PDF (644KB) ( 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海地区近6年收治的247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247例,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为55例 (22.3%)和192例(77.7%);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药物为中药94例(38%), 老年组心血管系统用药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 老年组DILI严重程度以5级多见(P<0.05), 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乏力、黄疸, 老年组主要表现为乏力(P<0.05), 老年组更容易出现ALT及AFP升高, 而非老年组更多见低白蛋白、凝血功能差。老年组和非老年组 DILI 临床分型、住院天数以服药至发病间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药物性肝损伤以中药类及心血管药物为主, 临床表现以乏力最为常见, 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综述
    血清标志物对抗病毒下HBV相关肝癌预测及诊断的研究进展
    朱倩钰, 马红
    2021, 26(4):  444-446. 
    摘要 ( 96 )   PDF (676KB) ( 4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RAS在肝脏外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罗曼曼, 陈昊, 曾蕾, 徐雪莲, 韩志坚, 李玉民
    2021, 26(4):  447-450. 
    摘要 ( 153 )   PDF (673KB) ( 3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As序贯/联合Peg-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的进展和挑战
    高晓红, 成妮, 曹姣姣
    2021, 26(4):  451-454. 
    摘要 ( 180 )   PDF (734KB) ( 9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药物性肝衰竭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引发的思考并文献复习
    陈立畅, 盛滋科, 周惠娟, 蔡伟, 谢青
    2021, 26(4):  455-456. 
    摘要 ( 179 )   PDF (663KB) ( 3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IH还是NASH?——肝硬化临床病理报告2例及文献回顾
    范海纳, 邢枫, 陈高峰, 刘成海
    2021, 26(4):  457-459. 
    摘要 ( 153 )   PDF (1051KB) ( 5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来曲唑致肝硬化的病例分析
    许丽娟, 谢彦兵, 李海兵
    2021, 26(4):  460-461. 
    摘要 ( 211 )   PDF (643KB) ( 4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发性脾肾静脉分流致反复肝性脑病1例
    李楠, 王光东, 张艳兰, 唐宽银, 王慧
    2021, 26(4):  462-463. 
    摘要 ( 141 )   PDF (4753KB) ( 3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