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8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3-07-30
    前沿、探索与争鸣
    线粒体应激参与慢性乙型肝炎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张明明, 汪艳
    2023, 28(7):  743-745. 
    摘要 ( 92 )   PDF (579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肝线粒体相关变化作为肝纤维化中的重要角色受到关注,而HBV感染可引起肝线粒体代谢功能障碍、mtDNA损伤释放、线粒体动力学异常等线粒体应激表现。本文主要对肝线粒体应激影响HBV慢性病程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学说
    管炬博, 范建高
    2023, 28(7):  746-748. 
    摘要 ( 127 )   PDF (498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慢性肝脏疾病,在调节全身能量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脂肪组织与NAFL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机体脂质过载时脂肪组织稳态机制失调,导致肝脏脂肪沉积和肝细胞成脂性改变,从而促进NAFLD的发生和发展。为此,本文综述营养过剩诱导的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改善脂肪组织功能对NAFLD的防治效果。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研究中的应用
    邓朝华, 施军平
    2023, 28(7):  749-750. 
    摘要 ( 170 )   PDF (379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慢性肝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肥胖、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等代谢疾病密切相关,目前尚无被批准的药物。对NAFLD患者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减轻医疗经济负担。孟德尔随机化(MR)是一种以遗传变异为工具变量的因果推断法,能够有效克服传统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偏倚和反向因果,近来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围绕MR研究在NAFLD危险因素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NAFLD的防治提供依据。
    重视晚期肝癌肝功能状态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评估
    王庆, 范芯铷, 汪慧
    2023, 28(7):  751-752. 
    摘要 ( 68 )   PDF (369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肝癌(PLC)是2020年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癌症,死亡率高居不下,其中肝细胞癌(HCC)占75%~85%。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的HCC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治疗方法有限,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出现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而大部分HCC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肝病背景,故HCC的进展状态和肝功能状态是影响患者死亡风险的两大主要因素。而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晚期HCC患者中,重视评估肝功能状态,通过对肝病病因、既往或当前的肝硬化失代偿状态、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和HCC进展以及肝功能状态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富集可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系统性治疗中获益的亚群,以评估治疗的风险-效益比,进行精准治疗,从而提升肝功能状态欠佳的部分晚期HCC患者的疗效。
    基于ORF2-Ag的尿液HEV检测的研究进展
    余姣, 万谟彬
    2023, 28(7):  753-755. 
    摘要 ( 86 )   PDF (1137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戊型肝炎的病原体,HEV已被公认为严重危害当地人类健康的病因之一。目前HEV的核酸检测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易污染等问题,国内戊型肝炎诊断常用的指标是抗HEV IgM检测,临床上尚普遍缺乏简单易行的病原体检测手段。近期研究发现,HEV在复制过程中编码病毒衣壳抗原的orf2基因会同时编码一个分泌型的蛋白pORF2S,pORF2S大量释放到细胞外并进入血液循环中,血液中含量可达病毒衣壳粒子的近1000倍,pORF2S可以作为HEV病毒检测的潜在靶标。近期研究表明,戊型肝炎患者血液中存在的大量pORF2S会特异性聚集到肾脏,并在患者尿液中富集,为未来HEV的病原体临床检测指供了更为高效的新靶标。本文就尿液中ORF2-Ag作为感染HEV早期检测标志物的相关进展简要综述,旨在为感染HEV的检测、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指南介绍
    2023年美国胃肠道内镜协会关于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管理的指南介绍
    熊号峰, 谷真真, 孙丽莹
    2023, 28(7):  756-758. 
    摘要 ( 80 )   PDF (472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道狭窄是肝移植的常见并发症。胆道狭窄和相关的胆管炎可导致各种不良后果。移植后胆道狭窄的治疗往往需要连续的治疗干预,包括扩张狭窄的胆道和置入支架。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各种放射学指导下的胆道介入手术已被用于处理移植后的狭窄。最近美国胃肠道内镜协会发布的临床实践指南,为管理肝移植受者的胆道狭窄提供了循证的方法。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联合MELD评分体系对肝硬化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庄焱, 林兰意
    2023, 28(7):  759-763. 
    摘要 ( 59 )   PDF (542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体系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2017年9月至2022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共234例。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分析血浆vWF:Ag水平与MELD和MELD-Na评分的相关性,评估血浆vWF:Ag水平对肝硬化患者未来1个月和3个月发生死亡/肝移植的预测作用,构建vWF:Ag联合MELD改良评分,以期提高诊断价值。结果 血浆vWF:Ag水平与MELD和MELD-Na评分均呈正相关,随两者的升高而升高(r=0.576和r=0.579,P均<0.01)。分别有16.7%(29/174)和24.8%(38/153)的患者在其后1个月和3个月时发生死亡/肝移植。各时间点死亡/肝移植组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死亡/肝移植组(1个月非死亡/肝移植组vs死亡/肝移植组:(224.4±42.7)% vs (260.7±34.5)%,P<0.01;3个月非死亡/肝移植组vs死亡/肝移植组:(219.0±40.3)% vs(262.5±34.2)%,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浆vWF:Ag水平是3个月死亡/肝移植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26,95%CI:1.006~1.046,P<0.01),其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略低于MELD评分的0.835和MELD-Na评分的0.851。构建vWF:Ag联合MELD-Na改良评分可将诊断的AUC提高至0.881。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随肝病的严重程度而升高。血浆vWF:Ag水平是3个月死亡/肝移植的独立预测因素,vWF:Ag联合MELD-Na改良评分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价值。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革兰阳性菌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特征分析
    靳德甫, 嵇金陵
    2023, 28(7):  764-766. 
    摘要 ( 84 )   PDF (325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革兰阳性、阴性细菌感染所致SBP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0月至2020年2月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116例,根据腹水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组。搜集菌群特征,比较革兰阳性、阴性组临床资料,同时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革兰阳性细菌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感染41例(35.3%)、革兰阴性菌感染75例(64.7%)。前者菌群包括肠球菌属16株(13.8%)、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11.2%)、气单胞菌属10株(8.6%)以及链球菌属2株(1.7%);后者菌群包括大肠杆菌40株(34.5%)、肺炎克雷伯菌27株(23.3%)、铜绿假单胞菌6株(5.2%)以及雷普罗威登斯菌2株(1.7%)。革兰阳性菌组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及SOFA评分分别为(7.9±1.8)分、(18.0±5.8)分及(4.7±1.8)分,均低于革兰阴性菌组的(9.7±2.1)分、(22.4±7.0)分及(6.7±2.1)分,(P<0.05);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组1个月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分别为20例(48.8%)、18例(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年龄、性别、BMI、血清学、腹水指标以及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1个月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和SOFA评分是SBP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感染增加,1月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低SOFA评分与肝硬化患者革兰阳性菌引起的SBP显著相关。
    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浆NT-proBNP检测对酒精依赖性肝硬化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薛雪, 高勤, 赵晟
    2023, 28(7):  767-771. 
    摘要 ( 56 )   PDF (486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对酒精依赖性肝硬化患者心功能不全(CI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酒精依赖性肝硬化患者79例,其中CIS组17例,非CIS组62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NT-proBNP。对比两组临床资料、Tei指数及NT-proBNP,分析CIS发生的影响因素及Tei指数联合NT-proBNP对CIS的诊断价值。结果 CIS组肝硬化病程(3.12±0.40)年、肝硬化分级C级10/17例、AST(79.23±8.92)U/L、ALT(68.52±9.21)U/L,高于非CIS组(2.44±0.35)年、16.13%(10/62)、(58.25±6.23)U/L、(51.28±7.10)U/L(P<0.05)。CIS组Tei指数(0.59±0.16)、血浆NT-proBNP水平(251.36±39.47)pg/mL,高于非CIS组(0.48±0.11)、(178.25±30.19)pg/m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病程、肝硬化分级、Tei指数、血浆NT-proBNP水平均为CIS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Tei指数、NT-proBNP诊断酒精依赖性肝硬化患者CIS发生的Cut-off值为0.54、227.42 U/mL,AUC为0.873、0.750,Tei指数联合NT-proBNP预测的AUC为0.932。结论 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浆NT-proBNP对酒精依赖性肝硬化患者发生CIS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和治疗反应中的作用
    施霞, 倪雪君, 马鑫, 武豆, 黄晨
    2023, 28(7):  772-774. 
    摘要 ( 112 )   PDF (298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确定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评估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肝脏硬度值(LSM)和治疗反应中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入院诊治的AIH患者65例。根据METAVIR分类对AIH肝纤维化状态进行分期。对AIH患者进行标准化治疗,其中类固醇治疗为泼尼松联合或不联合硫唑嘌呤。比较治疗前后不同肝纤维化分期AIH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SM对AIH肝纤维化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 65例AIH患者中F1、F2、F3及F4期分别为16例、21例、15例及13例。F1期AIH患者PLT、Alb为238(193,420)×109/L、41.2(38.0,43.3)g/L,F2期为194(130,253)×109/L、37.4(36.2,40.4)g/L、F3期为167(92,233)×109/L、37.0(35.1,39.0)g/L、F4期为118(74,170)×109/L、34.4(32.2,37.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1期AIH患者APRI、FIB-4及LSM为2.6(1.7,4.1)、3.0(2.0,4.5)、7.2(5.0,9.7)kPa,F2期为4.4(2.8,6.8)、6.4(3.4,8.3)及12.7(7.7,15.3)kPa、F3期为5.7(3.0,7.2)、9.3(5.8,13.2)、13.0(9.2,18.7)kPa、F4期为2.3(1.4,3.8)、8.7(6.4,12.9)、15.4(13.3,21.5)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M对≥F2期AIH肝纤维化诊断截断点、AUC分别为8.7 kPa、0.90(0.81~0.96);对F4期AIH肝纤维化诊断截断点、AUC分别为13.6 kPa、0.85(0.75~0.93),高于APRI、FIB-4(P<0.05)。65例AIH患者中接受、未接受类固醇治疗分别为43例、22例。与基线时比,接受、未接受类固醇治疗AIH患者随访时ALT、AST均显著降低(P<0.05);与基线时[4.7(3.4,7.2)、8.2(6.5,13.2)及13.3(9.7,21.5)kPa]比,接受类固醇治疗AIH患者随访时APRI、FIB-4及LSM均显著下降[0.6(0.4,0.8)、3.3(1.4,4.9)及7.5(3.2,9.4)kPa,P<0.05],而未接受类固醇治疗AIH患者基线、随访时APRI、FIB-4及LS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E是评估AIH患者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在随访过程中LSM可作为评估AIH治疗反应的参数。
    肝癌
    ANLN、CYP2C9、HMMR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黄倩, 李亚楠, 曾达武
    2023, 28(7):  775-780. 
    摘要 ( 72 )   PDF (2991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NLN)、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s P 450,CYPs)亚家族成员CYP2C9、透明质酸介导运动因子受体(HMMR)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HBV-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25份HCC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ANLN、CYP2C9、HMMR蛋白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差别,采用Log-Rank检验评估三者对HCC患者术后复发及远期存活的影响。结果 HCC患者癌组织的ANLN、CYP2C9免疫反应性评分(IRS)低于癌旁组织分别为(2.4±2.5)分比(3.7±2.7)分(t=2.18,P=0.039)和(4.2±2.8)分比(8.6±1.4)分(t=6.21,P<0.01),癌组织中的HMMR IRS高于癌旁组织为8.0(4.0,8.0)分比4.0(2.5,4.0)分(Z=3.94,P<0.01)。但不同ANLN、CYP2C9、HMMR蛋白表达水平对HCC患者术后复发时间及5年存活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复发时间高水平比低水平:ANLN 38.6月比33.3月,CYP2C9 36.5月比35.5月,HMMR 33.1月比41.3月;中位生存时间高水平比低水平:ANLN 56.3月比51.1月,CYP2C9 55.1月比51.5月,HMMR 53.0月比55.2月;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BCLC、家族史对术后复发时间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2.435,P=0.025;HR=0.165,P=0.009),AFP、家族史与术后5年存活率独立相关(HR=229.488,P=0.041;HR=0.054,P=0.014)。结论 ANLN、CYP2C9、HMMR蛋白表达水平在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存在差异,但对预后未产生影响,提示其可作为HCC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不同时间TACE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复发风险的影响
    李刚, 曹志群, 牛帅
    2023, 28(7):  781-784. 
    摘要 ( 95 )   PDF (443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不同时间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0月亳州市中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在根治性切除术后进行TACE治疗,其中观察组术后4周进行TACE治疗,对照组术后8~12周进行TACE治疗,两组第1次TACE治疗后间隔4周后接受第2次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及随访3年肝内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分别为(26.63±5.19)ng/mL、(25.48±4.03)ng/mL,两组甲胎蛋白(AFP)分别为(84.39±8.61)μg/L、(85.52±9.36)μg/L,两组糖类抗原199(CA199)分别为(81.06±7.93)U/L、(80.54±6.68)U/L,两组CEA、AFP、CA199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EA分别为(4.13±0.72)ng/mL、(6.18±0.95)ng/mL,两组AFP分别为(16.28±3.65)μg/L、(24.97±5.14)μg/L,两组CA199分别为(23.74±4.16)U/L、(28.09±5.52)U/L,观察组均较低(P<0.05)。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15.15%、37.50%,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27.27%、53.13%,术后3年复发率51.52%、71.88%,观察组术后1年、2年的复发率均较低(P<0.05)。观察组出现骨髓抑制2例(6.06%)、肝功能损害15例(45.45%)、发热9例(27.27%)、上腹部疼痛12例(36.36%)、消化道症状7例(21.21%),对照组骨髓抑制3例(9.38%)、肝功能损害13例(40.63%)、发热6例(18.75%)、上腹部疼痛10例(31.25%)、消化道症状8例(25.00%),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4周行TACE术治疗安全性较高,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4周行TACE治疗,有利于下调CEA、AFP、CA199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术后2年内复发率,对术后2年后复发率无明显影响。
    SVM预测模型在原发性肝癌病理分化程度判断中的应用
    陈永莹, 彭攀, 许磊磊
    2023, 28(7):  785-788. 
    摘要 ( 62 )   PDF (2186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线性支持向量机(SMV)预测模型在原发性肝癌(HCC)病理分化程度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江南大学附属无锡五院确诊为HCC的患者78例。所有患者行CT纹理分析,并选取动脉期特征,采用SMV预测模型进行HCC病理分化程度判断。以术后病理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CT纹理分析中动脉期SVM预测肿瘤分化程度的一致性进行判定。结果 78例HCC患者肿瘤分化程度分别为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分别占总数的25.64 %、34.62 %、39.74 %。动脉期SVM判断HCC患者肿瘤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与病理检测结果比较,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35、0.860、0.892。动脉期SVM预测HCC低分化的灵敏度为85.71 %、特异度为96.49 %、准确率为93.59 %;预测HCC中分化的灵敏度为89.29 %、特异度为96.00 %、准确率为93.59 %;预测HCC高分化的灵敏度为96.55 %、特异度为93.88 %、准确率为94.87 %。结论 SMV预测模型对判断HCC病理分化程度有较高价值。
    mTOR抑制剂联合熊去氧胆酸对肝癌大鼠抑制、免疫逃逸及Ras/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杨雅萌, 罗丹凤
    2023, 28(7):  789-793. 
    摘要 ( 138 )   PDF (1630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mTOR抑制剂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对肝癌大鼠抑制、免疫逃逸及Ras/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10只作为正常(NO)组,50只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铵进行肝癌建模。建模成功后,取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MO)组,mTOR抑制剂(MI)组,UDCA(UD)组,mTOR抑制剂联合UDCA(UN)组,每组10只。MI组灌胃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2 mg/kg,UD组灌胃UDCA 30 mg/kg,UN组灌胃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2 mg/kg及30 mg/kg UDCA ,NO组、MO组灌胃同体积0.9%NaCl溶液。观察大鼠肿瘤生长情况、肝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免疫逃逸相关因子,免疫印迹法检测Ras/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NO组相比,MO组体重显著降低(P<0.05),肝重、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5);与MO组相比,MI组体重明显升高(P<0.05),肝重、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MI组相比,UD组体重、肝重、肝脏系数无明显差异(P>0.05);与UD组相比,UN组体重明显升高(P<0.05),肝重、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MO组相比,MI组抑瘤曲线明显升高(P<0.05);与MI组相比,UD组抑瘤曲线无明显差异(P>0.05);与UD组相比,UN组抑瘤曲线明显升高(P<0.05)。NO组肝组织及肝小叶结构清晰完整,肝细胞分界清晰且呈放射状排列,未见增生坏死细胞及炎性细胞,MO组肝组织肝索结构不清,肝细胞排列紊乱且细胞肿胀,可见癌巢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MO组比较,MI组、UD组、UN组病理结构明显改善,炎性细胞及癌细胞明减少。与NO组比较,MO组大鼠血清IL-4、IL-10、TGF-β1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MO组比较,MI组、UD组、UN组大鼠血清IL-4、IL-10、TGF-β1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UD组与MI组相比基本无差异(P>0.05),UN组比UD组降低显著(P<0.05)。NO组、MO组、MI组、UD组、UN组Ras蛋白表达分别为1.16±0.11、2.26±0.29、1.51±0.17、1.55±0.18、1.19±0.14,p-ERK蛋白表达分别为1.05±0.10、2.94±0.28、1.66±0.14、1.68±0.16、1.14±0.11;与NO组比较,MO组大鼠肝组织Ras、p-ER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MO组比较,MI组、UD组、UN组大鼠肝组织Ras、p-ER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UD组与MI组相比基本无差异(P>0.05),UN组比UD组降低显著(P<0.05)。结论 mTOR抑制剂联合UDCA可显著抑制肝癌大鼠肿瘤生长,抑制免疫逃逸及Ras/ERK信号通路激活。
    肝功能衰竭
    血清前白蛋白-总胆红素评分对血浆置换经治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
    陈丽霞, 许镇额, 刘海钰, 林建辉
    2023, 28(7):  794-798. 
    摘要 ( 120 )   PDF (571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血清前白蛋白-总胆红素评分(PALBI)对血浆置换(PE)经治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3次以上PE治疗的112例HBV-ACLF患者,其中存活组77例,死亡组35例。分析两组基线特征,采用多因素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PALBI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ALBI的区分度,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合并肝性脑病(15.58%比48.57%,χ2=11.980,P=0.001)、肝衰竭临床分期晚期患者(7.80%比37.14%,χ2=14.021,P=0.001)的比例高,总胆红素水平高[364.07(287.05,427.95)比456.16(351.20,542.90),Z=-3.810,P<0.0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22.61(18.40,24.75)比26.58(21.40,30.40),Z=-2.916, P=0.004],前白蛋白水平降低[51.23 (37.50,62.50)比37.14(25.00,52.00),Z=-3.21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总胆红素、前白蛋白是PE经治的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总胆红素回归系数是0.011(95%CI:1.005~1.017;P<0.01),前白蛋白回归系数是-0.064(95%CI:0.903~0.975;P=0.001),建立PALBI =0.011 × [TBil(μmol/L)]-0.064 × [PAB(mg/L)]-1.848。PALBI ROC曲线下面积(AUC)=0.827(95%CI:0.747~0.908,P<0.01)、MELD AUC=0.710(95%CI:0.604~0.815,P<0.01)、ALBI评分AUC=0.726(95%CI:0.631~0.821,P<0.01),ROC曲线两两比较,PALBI与MELD对比,Z=2.470,P=0.014,PALBI与ALBI对比,Z=2.274,P=0.023, PALBI优于MELD和AL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LBI对PE经治HBV-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瘦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血清脂质组学研究
    张思敏, 杜晟楠, 袁乙富, 何诗嘉, 曹勤, 蒋元烨
    2023, 28(7):  799-805. 
    摘要 ( 73 )   PDF (2547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瘦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与瘦型健康人群的临床数据和血清脂质差异。方法 收集瘦型NAFLD患者57例以及瘦型健康对照50例。记录所有受试者的临床信息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数据,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Orbitrap MS)进行血清脂质组学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脂质组学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之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型NAFLD组BMI显著高于瘦型对照组(P<0.01)。瘦型NAFLD组WBC、RBC、HGB、HCT、肌酐、尿酸、γ-GT、ALT、TG分别为(6.10±1.57)×109/L、4.51(4.34,4.81)×1012/L、137(127,148)g/L、41.1(38.15,43.7)%、67(57.5,81)μmol/L、339.5(298.75,380)μmol/L、27(19,37)U/L、14.5(9,21.25)U/L、1.42(0.95,1.9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瘦型NAFLD组的HDL、APOA1分别为1.27(1.10,1.52)μmol/L、1.39(1.26,1.57)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质组学结果显示两组之间脂质代谢具有明显差异,共鉴定到差异性脂质(VIP值>1、P<0.05且两组间含量差异倍数FC > 1.5)570种,主要为磷脂酰胆碱(PC)、三酰甘油(TG)、鞘磷脂(SM)、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磷脂酰乙醇胺(PE)、双甘脂(DG)、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神经酰胺(Cer)。与对照组相比,瘦型NAFLD组血清脂质大多数呈上调趋势;在呈下调趋势的脂质中,主要为SM(22种)和PC(22种)。结论 与瘦型健康人群相比,瘦型NAFLD患者可能存在代谢异常、肝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
    血清Maresin-1水平变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赵心怡, 孙杰, 徐炜新
    2023, 28(7):  806-809. 
    摘要 ( 86 )   PDF (334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aresin-1(MaR1)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组织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NAFLD患者126例,CHB患者120例。比较NAFLD组、CHB组临床资料,同时分析各肝组织学特征NAFLD患者MaR1水平变化,构建ROC曲线并计算AUC值,比较血清MaR1对不同肝脏组织学表现NAFLD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NAFLD组BMI显著高于CHB组[(27.3±3.4)mg/m2比(22.5±2.7)mg/m2,(P<0.05)];CHB组FBG为(4.8±1.0)mmol/L,NAFLD组为(5.7±1.0)mmol/L(P<0.05);NAFLD组ALT、AST、TC、TG、UA、LDL及Scr分别为(38.0±5.2)U/L、(34.8±5.0)U/L、(5.0±0.7)mmol/L、(2.0±0.5)mmol/L、(5.2±0.6)μmol/L、(3.4±0.5)mmol/L及(70.5±14.6)μmol/L,CHB组分别为(26.8±4.3)U/L、(23.0±4.1)U/L、(4.6±0.6)mmol/L、(1.2±0.4)mmol/L、(4.7±0.4)μmol/L、(3.0±0.5)mmol/L及(63.3±12.9)μmol/L(P<0.05)。NAFLD组HDL显著低于CHB组[(1.1±0.3)mmol/L比(1.4±0.4)mmol/L(P<0.05)。CHB组MaR1为(79.1±5.5)pg/mL,NAFLD组为(63.6±4.3)pg/mL(P<0.05)。肝纤维化分期F0期18例,F1期26例,F2期44例,F3期23例及F4期15例,各肝纤维化MaR1分别为(78.8±5.7)、(73.0±5.0)、(65.2±4.4)、(60.4±4.5)和(57.0±4.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炎症程度1级29例,2级62例、3级23例以及4级12例,各肝组织炎症程度MaR1分别为(75.6±5.4)、(66.9±4.8)、(60.6±5.3)和(50.2±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患者肝脂肪变程度S0级25例,S1级46例,S2级35例及S3级20例,各肝脂肪变程度MaR1分别为(77.8±5.2)pg/mL、(72.4±5.1)pg/mL、(64.0±4.4)pg/mL及(61.3±4.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aR1在评估肝纤维化分期≥F2、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2以及肝脂肪变程度≥S2时的截断点分别为68.2、70.5以及66.6 pg/mL,AUC分别为0.78、0.77及0.87。结论 NAFLD患者中血清MaR1水平显著下降,可预测NAFLD的发生。
    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25(OH)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李洪林, 邓全敏
    2023, 28(7):  810-813. 
    摘要 ( 56 )   PDF (439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肥胖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儿有无NAFLD分为肥胖伴NAFLD组和肥胖组,分别为54例、6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肥胖儿童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 肥胖伴NAFLD组男童34例(62.96%),肥胖组男童28例(42.42%)(χ2=5.017,P=0.025);肥胖伴NAFLD组年龄(12.23±3.04)岁,肥胖组年龄(10.48±2.62)岁(t=3.386,P=0.001);肥胖伴NAFLD组BMI(30.07±5.11)kg/m2,肥胖组BMI(25.06±2.55)kg/m2(t=6.978,P=0.000);肥胖伴NAFLD组TG(1.29±0.32)mmol/L,肥胖组TG(0.88±0.24)mmol/L(t=8.015,P=0.000);肥胖伴NAFLD组LDL-C(2.54±0.74)mmol/L,肥胖组LDL-C(2.29±0.52)mmol/L(t=2.168,P=0.032);肥胖伴NAFLD组FINS(12.68±3.84)mmol/L,肥胖组FINS(9.67±3.11)mmol/L(t=4.745,P=0.000);肥胖伴NAFLD组HOMA-IR(2.05±0.34),肥胖组HOMA-IR(1.78±0.38)(t=4.058,P=0.000);肥胖伴NAFLD组ALT(52.74±14.81)U/L,肥胖组ALT(24.16±7.22)U/L(t=13.808,P=0.000);肥胖伴NAFLD组AST(36.02±10.14)U/L,肥胖组AST(22.44±6.43)U/L(t=8.912,P=0.000);肥胖伴NAFLD组25(OH)D(21.03±5.14)ng/mL,肥胖组25(OH)D(25.08±6.86)ng/mL(t=3.590,P=0.001)(P<0.05)。经logistic分析,BMI、HOMA-IR为肥胖儿童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25(OH)D为肥胖儿童NAFL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肥胖伴NAFLD儿童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监测其变化可指导临床方案的制定。
    幽门螺旋杆菌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及根除Hp对代谢指标的影响
    王媛媛, 李潇萌, 丁秀婷
    2023, 28(7):  814-817. 
    摘要 ( 87 )   PDF (384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并观察根除Hp前后代谢指标变化。方法 选取秦皇岛军工医院进行体检的490例患者,分为NAFLD组127例及对照组363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血清学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的影响因素,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情况。结果 NAFLD组体质指数(25.36±2.97)kg/m2,对照组体质指数(21.53±2.62)kg/m2(t=13.685, P<0.001);NAFLD组合并高血压30例(23.62%),对照组合并高血压24例(6.61%)(χ2=27.763, P<0.001);NAFLD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1.03±22.56)U/L,对照组(17.15±12.25)U/L(t=8.641, P<0.001);NAFLD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3.24±11.67)U/L,对照组(17.97±7.52)U/L(t=5.821, P<0.001);NAFLD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4±0.84)mmol/L,对照组(2.52±0.68)mmol/L(t=4.283,P<0.001);NAFL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0±0.27)mmol/L,对照组(1.61±0.39)mmol/L(t=10.960, P<0.001);NAFLD组总胆固醇(5.11±1.02)mmol/L,对照组(4.69±0.93)mmol/L(t=4.270, P<0.001);NAFLD组三酯酰甘油(2.38±1.81)mmol/L,对照组(1.30±0.95)mmol/L(t=8.510, P<0.001);NAFLD组空腹血糖(4.98±1.28)mmol/L,对照组(4.49±0.96)mmol/L(t=4.518,P<0.001);NAFLD组Hp感染54例(42.52%),对照组112例(30.85%)(χ2=5.716, P=0.017)。Logistic分析显示,体质指数(OR=4.125, 95%CI:1.792~9.495)、高血压(OR=3.793, 95%CI:1.836~7.83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3.412,95%CI:1.625~7.16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OR=3.314,95%CI:1.568~7.00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506,95%CI:1.307~4.8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741,95%CI:1.110~6.769)、总胆固醇(OR=3.644,95%CI:1.194~11.121)、三酯酰甘油(OR=2.815,95%CI:1.246~6.360)、空腹血糖(OR=3.488,95%CI:1.712~7.106)、Hp感染(OR=3.073,95%CI:1.429~6.608)是NAFLD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根除Hp治疗后NAFLD合并Hp感染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酯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6.17±0.69)mmol/L、(7.66±1.34)μIU/mL、(2.11±0.31)、(3.25±0.68)mmol/L、(1.54±0.42)mmol/L、(0.94±0.30)mmol/L,低于治疗前的(6.91±1.04)mmol/L、(11.18±2.83)μIU/mL、(3.62±0.50)、(6.62±1.51)mmol/L、(4.53±1.33)mmol/L、(3.63±0.7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5±0.62)mmol/L,高于治疗前的(1.39±0.54)mmol/L(P<0.05)。结论 Hp与NAFLD具有相关性,积极进行根除Hp治疗具有必要性。
    胺碘酮通过PPARα信号通路诱导肝脏脂肪变的机制研究
    孙双双, 陶帅, 汤茜茜, 傅青春
    2023, 28(7):  818-822. 
    摘要 ( 85 )   PDF (3218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胺碘酮诱导的肝脏脂肪变的机制。方法 8周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3组,每组5只:正常饮食为空白对照组(WT组,n=5);胺碘酮(150 mg·kg-1·d-1)灌胃10 d为模型组(胺碘酮组,n=5);干预治疗组[胺碘酮+PPARα激动剂WY14643(2.5 mg/kg),n=5]即胺碘酮造模同时使用WY14643(2.5 mg/kg)灌胃,连续10 d。10 d后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HE染色和油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RT-PCR检测肝组织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及其调节的脂代谢基因的表达。数据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半定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WY14643干预治疗组肝组织油红及HE染色结果显示,肝内脂肪变较模型组小鼠明显减少。RT-PCR检测结果显示,胺碘酮组PPARα及下游相关基因CPTI、ACOX、Cyp4a14的mRNA表达均下降,治疗后PPARα及部分相关基因CPTI、ACO、Cyp4a14表达较胺碘酮组上升(P=0.0003,0.0157,0.0057,0.0203)。结论 胺碘酮可能通过调控PPARα及其下游相关基因诱发肝脏脂肪变。
    其他肝病
    特利加压素对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徐磊, 曹林, 吴明明, 张燕林, 孙浩
    2023, 28(7):  823-826. 
    摘要 ( 74 )   PDF (426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围术期输注特利加压素对肝移植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进行肝移植的236例患者,根据术中有无持续输注特利加压素分为特利加压素组和对照组。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术前变量,对比术中和术后的临床数据。结果 参与分组的224例患者中有87例(38.8%)出现了急性肾损伤。224例患者有89例围术期泵注特立加压素,经过1∶1倾向评分匹配后,共匹配到69对患者。特利加压素组69例患者中有25例(36.2%)出现了急性肾损伤,对照组69例患者中有30例(43.5%)急性肾损伤,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出血量和输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特利加压素组围术期尿量为1250(875,1750)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0(565,1450)mL(P<0.05)。特利加压素组发生严重急性肾损伤3例(4.3%),对照组12例(17.4%)(P<0.05)。结论 围术期持续输注特利加压素可以提高围术期尿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严重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
    亲体肝移植供者就寝拖延、抑郁和焦虑的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陆晔峰, 顾海峰
    2023, 28(7):  827-832. 
    摘要 ( 70 )   PDF (582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亲体肝移植供者就寝拖延、抑郁及焦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调查性研究设计,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亲体肝移植供者97例。基于就寝拖延量表(BPS)、焦虑量表(GAD-7)及抑郁量表(PHQ-9)等制定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1.8±6.5)岁,身高和体质量分别为(165.7±7.1) cm和(59.9±9.0 )kg。就寝拖延得分为29.2±7.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和大学生群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得分为7.9±7.0,焦虑得分为8.2±7.1,存在轻度抑郁和轻度焦虑。单因素分析显示,“债务”及“对住房条件是否满意”是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焦虑评分和疲惫感是抑郁的影响因素,抑郁评分、疲惫感和幸福指数是焦虑的影响因素。结论 肝移植供者的就寝拖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和大学生群体比较没有差异。焦虑评分和疲惫感是抑郁的影响因素,抑郁评分、疲惫感和幸福指数是焦虑的影响因素。
    血供类型对肝血管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3年疗效的影响
    韩廷超, 王忠, 申梦圆, 唐梦歌, 余进松
    2023, 28(7):  833-836. 
    摘要 ( 104 )   PDF (409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血供类型对肝血管瘤(HL)患者介入栓塞后3年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河南大学附属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H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供类型分为A组(富血供,n=25)、B组(中等血供,n=28)与C组(乏血供,n=22),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随访3年。比较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36个月的临床疗效、病灶最大直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 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各时点病灶直径均显著缩小,其中A组[(9.41±1.81)、(5.71±0.94)、(2.91±0.26)、(2.74±0.21)cm]、B组[(9.52±1.87)、(5.87±1.03)、(3.29±0.38)、(2.89±0.27)cm]、C组[(9.39±1.87)、(7.17±1.55)、(6.53±0.78)、(6.15±0.63)cm(P<0.05)];术后不同时点疗效比较,A组(64.00%、80.00%、88.00%)、B组(64.29%、67.86%、78.57%)均高于C组(22.73%、31.82%、31.82%),术后病灶直径A组、B组均小于C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AL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均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疼痛等一般并发症,富血供组出现肝损伤2例,肝脓肿1例;中等血供组出现肝损伤2例,胆道损伤1例;乏血供组出现肝损伤2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不同血供类型HL患者疗效不同,用于富血供型或中等血供型治疗时效果较好,但用于乏血供型时患者无明显变化,但血供类型未对HL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后并发症及肝功能造成影响。
    Ⅱ型布加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高艳梅, 张惠玲, 雷文芳
    2023, 28(7):  837-839. 
    摘要 ( 96 )   PDF (325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Ⅱ型布加综合征(BCS)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诊断并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的Ⅱ型BCS患者106例,其中男66例、女40例,年龄(45.4±10.4)岁;BCS治疗包括经导管尿激酶溶栓术、球囊扩张术或支架置入术,根据是否合并血栓进行分组。对纳入病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定期随访并作介入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 106例Ⅱ型BCS患者中合并血栓17例(血栓组)、未合并血栓89例(非血栓组)。血栓组年龄[50(43,67)岁]显著高于非血栓组[44(37,62)岁,P<0.05];血栓组腹胀、腹水为10例(58.8%)、9例(52.9%),分别显著高于非血栓组[29例(32.6%)、21例(23.6%),P<0.05];血栓组WBC、ALT、AST、TBil、Alb、PTA及纤维蛋白原为5.7(4.4,7.1)×109/L、77(52,146)U/L、74(60,135)U/L、36.4(23.4,78.6)μmol/L、34(28,37)g/L、66(63,70)%及5.2(3.4,7.0)g/L,分别与非血栓组[4.3(3.0,6.5)×109/L、24(15,80)U/L、31(18,76)U/L、25.2(16.8,44.0)μmol/L、39(35,46)g/L、75(70,78)%及2.9(2.6,6.0)g/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7.3(6.0,9.2)分]Child-Pugh评分显著高于非血栓组[6.4(4.8,7.0)分,P<0.05]。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各项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WBC、TBil及Alb是Ⅱ型BCS合并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17例合并血栓Ⅱ型BCS患者中血栓完全、部分溶解14例、3例,IVC血流通畅。IVC-右心房压差由术前[19(14,27)cmH2O]显著下降至术后[5(3,8)cmH2O,P<0.05]。随访1~40个月,死亡1例、IVC再狭窄2例,经再次球囊扩张治疗成功。结论 年龄、WBC、TBil是Ⅱ型BCS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lb为保护性因素。介入治疗Ⅱ型BCS合并血栓形成复发率低,远期治疗疗效满意。
    血清NLR、sVCAM-1和IGFBP-3水平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情程度和疾病预后的相关性
    顾竞娴, 张英平, 徐晓英
    2023, 28(7):  840-844. 
    摘要 ( 47 )   PDF (489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83例ICP孕妇列入观察组,根据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分为轻度亚组(n=34)、中度亚组(n=30)和重度亚组(n=19),根据妊娠结局分为良好亚组(n=65)和不良亚组(n=18);选择同期产检和分娩的健康产妇35名列入对照组。检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不同妊娠结局亚组的NLR、sVCAM-1和IGFBP-3水平,Pearson分析NLR、sVCAM-1和IGFBP-3水平与血清ALT、TBil水平以及胎儿生长受限(FGR)和术后出血量的相关性,绘制ROC分析单独和联合检测NLR、sVCAM-1和IGFBP-3水平对ICP病情和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 观察组的NLR和sVCAM-1分别为(3.76±0.85)和(769.50±69.53)pg/L,高于对照组的(1.82±0.49)和(423.29±48.37) pg/L,观察组的IGFBP-3为(4.38±0.72) μg/L,低于对照组的(5.73±0.9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28、15.947、11.852,均P<0.05)。观察组重度亚组的NLR和sVCAM-1分别为(4.86±1.02)和(952.41±89.76) pg/L,高于中度和轻度亚组的(3.90±0.85)、(734.65±67.53)pg/L和(2.71±0.69)、(564.52±55.49) pg/L;重度亚组的IGFBP-3为(2.36±0.42) μg/L,低于中度和轻度亚组的(2.93±0.54 )μg/L和(3.58±0.67)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24、36.571、17.862,均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不良亚组的NLR和sVCAM-1分别为(4.95±1.05)和(971.46±92.35) pg/L,高于良好亚组的(3.67±0.78)和(698.75±63.24) pg/L,不良亚组的IGFBP-3为(2.24±0.39) μg/L,低于良好亚组的(3.12±0.5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7、7.853、7.426,均P<0.05)。Pearson分析显示,观察组的NLR和sVCAM-1与ALT、TBil和术后出血量呈正相关,与FGR呈负相关;IGFBP-3与FGR呈正相关,与ALT、TBil和术后出血量呈负相关(P<0.01)。ROC显示,NLR、sVCAM-1和IGFBP-3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评估ICP的AUC分别为0.691、0.638、0.725和0.914,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NLR、sVCAM-1和IGFBP-3水平联合检测对ICP患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较高。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胆管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向强兴, 周宇翔, 唐湘莲, 刘登辉, 黄召
    2023, 28(7):  845-848. 
    摘要 ( 61 )   PDF (406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胆管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明确诊断并已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85例,根据术后有无并发胆管炎分为并发组(n=14)及未并发组(n=71),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胆管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并发组贫血、合并胆道结石、囊肿直径>5 cm、术前白蛋白≤30 g/L、术中出血量>60 mL、术前总胆红素>1.7 μmol/L分别为9例、11例、10例、10例、11例、12例,明显高于未并发组的28.17%(20/71)、40.85%(29/71)、30.99%(22/71)、42.25%(30/71)、45.07%(37/71)、35.21%(25/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贫血、有合并胆道结石、囊肿直径>5 cm、术前白蛋白≤30 g/L、术中出血量>60 mL、术前总胆红素>1.7 μmol/L均是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胆管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胆管炎的发生与贫血、囊肿直径、术中出血量、合并胆道结石、术前白蛋白、术前总胆红素有明显关系。
    综述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在肝脏及相关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陈淑佳, 祁胜宾
    2023, 28(7):  849-852. 
    摘要 ( 49 )   PDF (402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 TREM-1)主要包括结构完整的膜受体TREM-1及缺乏跨膜结构域的可溶性TREM-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两种形式。近年来结构完整的膜受体TREM-1在多种肝脏及炎症性疾病中已有相关研究,而作为一种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sTREM-1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仍然较少。现就这两种不同形式的TREM-1在肝脏及其相关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肠道血管屏障破坏机制及其在肝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夏巧云, 鲁晓岚
    2023, 28(7):  853-856. 
    摘要 ( 145 )   PDF (633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屏障是人体内最紧密的屏障之一,可保护相关器官免受致病菌的危害,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比如,肠道血管屏障(gut vascular barrier,GVB)、血脑屏障、血睾屏障、血视网膜屏障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血管屏障的研究,GVB的完整性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其连接了肠道菌群与血液循环,在阻止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入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GVB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其可以导致炎症系统性扩散,对多种慢性肝病的发生及进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且对肝脏以远器官同样存在威胁。因此,明确GVB结构及功能维持机制,识别可能受到破坏的位点,不仅有助于血管屏障的维护和重建,还可以为临床上需要穿过血管屏障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着重归纳总结GVB破坏的可能机制及其在相关肝脏疾病中的作用,为科研及临床研究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不同评分模型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及其研究进展
    刘晶雪, 李树臣
    2023, 28(7):  857-860. 
    摘要 ( 79 )   PDF (603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功能衰竭是一种致病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的临床综合征。其起病迅速,病死率极高,导致临床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因而各种预后评分模型逐渐被开发出来,并广泛用于评估肝衰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最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但这些评分系统在不同患者亚群中的效能仍有区别,并且在不同因素下具有差异性。本文回顾总结近年关于肝衰竭患者预后评分模型的研究,论述各评分模型的优点及不足,以便尽早地在临床上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
    混合型肝癌研究进展
    胡进晗, 蔡玲燕, 曾欣
    2023, 28(7):  861-865. 
    摘要 ( 221 )   PDF (463KB) ( 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型肝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原发性肝癌,兼具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癌的分化特点,但又表现出一些特性。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关于混合型肝癌的分类、发病机制和预后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诊断与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完善中。本文综述了混合型肝癌最新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分类、诊断与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肝豆状核变性ATP7B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黄元志, 张敏
    2023, 28(7):  866-871. 
    摘要 ( 170 )   PDF (3380KB)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豆状核变性,是位于13号染色体上的ATP7B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TP7B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其编码的ATP7B蛋白(铜离子转运ATP酶β肽)结构改变及功能受损,使肝细胞的铜转运及代谢发生障碍,引起铜的异常沉积,进而出现病理表现。本文对ATP7B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功能、ATP7B基因突变的类型及其分布、突变对ATP7B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归纳梳理,为进一步分析WD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在肝性脑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徐圣, 翁丹萍, 曾玥, 岳海燕
    2023, 28(7):  872-874. 
    摘要 ( 86 )   PDF (527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终末期肝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可用的治疗选择比较有限。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在HE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粪便微生物群移植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 在HE中的应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综述旨在总结支持FMT在HE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未来前景的最新研究进展。尽管仍存在着FMT的给药方案、长期效果和最佳供体的选择等问题,但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FMT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耐受的HE治疗手段,希望未来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证据。
    影像技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评价
    栗雯霏, 张捷, 栗建辉
    2023, 28(7):  875-880. 
    摘要 ( 55 )   PDF (674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当今社会的常见健康问题,且患病数量不断增加。本病预后不良,这就需要有一些可靠的诊断方法来进行评价。业内专家也需要对正在临床上应用的非侵入性、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达成共识。本文对目前在临床上用于评价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的影像学方法进行了综述。有几种不同的影像技术用于评价脂肪肝病,如CT的密度分析、常规超声检查、磁共振波谱、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剪影及可控衰减参数。肝纤维化阶段可由磁共振弹性成像及基于超声技术的瞬时弹性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和声辐射力脉冲技术进行评价。虽然上述技术相对于肝活检来说只是可供参考的标准,但其准确度也较好,磁共振波普分析和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剪影技术对脂肪变性的评价优于其他技术,磁共振弹性成像对纤维化的评价最佳。
    病例报道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
    权昕, 聂姗, 路宁, 温华, 苏媛媛, 张明鑫
    2023, 28(7):  881-882. 
    摘要 ( 53 )   PDF (2520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继发于胆总管结石的胆汁瘤1例
    王晓娟, 贾林燚, 高凤霄
    2023, 28(7):  883-884. 
    摘要 ( 61 )   PDF (1827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